交通肇事逃逸若干问题研究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言 | 第8-11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8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8-10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0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10页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0-11页 |
第一章 “交通肇事逃逸”概述 | 第11-20页 |
第一节、交通肇事逃逸的法律属性 | 第11-13页 |
一、“单纯逃逸”的法律属性 | 第11-12页 |
二、“移置逃逸”的法律属性 | 第12-13页 |
第二节、作为定罪情节的“逃逸” | 第13-17页 |
一、作为定罪情节的基本解读 | 第13-14页 |
二、“逃逸”作为定罪情节具有合理性 | 第14-15页 |
三、作为定罪情节的“逃逸”的认定及其难点思考 | 第15-17页 |
第三节、作为量刑情节的“逃逸” | 第17-20页 |
一、作为量刑情节的一般研究与解读 | 第17页 |
二、“逃逸”作为量刑情节具有合理性 | 第17-18页 |
三、“逃逸”是否有时间限制?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相关研究 | 第20-29页 |
第一节、“因逃逸致人死亡”的一般法律解读 | 第20-23页 |
一、对“因”——逃逸原因的研究 | 第20-21页 |
二、对“逃逸”的再研究 | 第21-22页 |
三、对“致人死亡”结果的研究 | 第22-23页 |
第二节、“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罪过形式 | 第23-26页 |
一、现有刑法理论与实践的一般观点与理论 | 第23-24页 |
二、“过失说”的理论阐述和实际应用 | 第24-26页 |
第三节、“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法律性质 | 第26-29页 |
一、“因逃逸致人死亡”不应是结果加重犯 | 第26-27页 |
二、“因逃逸致人死亡”应当是情节加重犯 | 第27-29页 |
第三章、关于交通肇事逃逸的其他问题 | 第29-38页 |
第一节、交通肇事罪中的共犯问题 | 第29-32页 |
一、指使肇事行为人逃逸不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 | 第29-30页 |
二、指使肇事行为人逃逸能否构成其他罪名 | 第30-32页 |
第二节、交通肇事罪中的自首问题 | 第32-35页 |
一、“未逃逸”情况下自首认定的一般观点 | 第32-33页 |
二、“未逃逸”情况下成立自首的分析 | 第33-35页 |
第三节、交通肇事罪转化犯的问题 | 第35-38页 |
一、转化犯的一般理论与界定 | 第35页 |
二、交通肇事罪转化犯罪过形式 | 第35-36页 |
三、一般违法行为能否成立转化犯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