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论文--道德与科学技术论文

个体对智能机器人道德判断的机制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2-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点第13-14页
        1.2.1 研究目的第13页
        1.2.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3 创新点第14页
    1.3 研究思路与流程设计第14-17页
        1.3.1 研究思路第14-15页
        1.3.2 研究流程设计第15-17页
2 研究现状第17-31页
    2.1 道德判断研究第17-22页
        2.1.1 道德判断的模型第17-20页
        2.1.2 道德判断的神经机制第20-22页
    2.2 智能机器人研究第22-24页
        2.2.1 智能机器人的定义第22-23页
        2.2.2 智能机器人的发展第23页
        2.2.3 智能机器人的道德伦理研究第23-24页
    2.3 相关研究的技术方法第24-28页
        2.3.1 皮电基础第24-25页
        2.3.2 皮肤电的相关研究第25-26页
        2.3.3 脑电图(EEG)第26-27页
        2.3.4 ERP技术第27-28页
    2.4 研究评述第28-31页
        2.4.1 对智能机器人的道德判断缺乏了解第29页
        2.4.2 人机道德判断差异背后的机制不明第29-31页
3 基于生理唤醒的个体对智能机器人的道德判断研究第31-43页
    3.1 研究目的及假设第31-33页
        3.1.1 研究目的第31-32页
        3.1.2 研究假设第32-33页
    3.2 研究方法第33-36页
        3.2.1 实验被试第33页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第33-34页
        3.2.3 实验材料第34页
        3.2.4 实验设计和流程第34-36页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6-42页
        3.3.1 行为结果分析第36-41页
        3.3.2 生理结果分析第41页
        3.3.3 相关性分析第41-42页
    3.4 小结第42-43页
4 基于EEG的个体对智能机器人的道德判断研究第43-58页
    4.1 研究目的及假设第43-44页
        4.1.1 研究目的第43页
        4.1.2 研究假设第43-44页
    4.2 研究方法第44-48页
        4.2.1 实验被试第44页
        4.2.2 实验仪器及设备第44-45页
        4.2.3 实验材料第45-46页
        4.2.4 实验程序第46-47页
        4.2.5 数据处理第47-48页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8-57页
        4.3.1 行为结果分析第48-50页
        4.3.2 ERP结果分析第50-56页
        4.3.3 相关性分析第56-57页
    4.4 小结第57-58页
5 研究讨论第58-64页
    5.1 实验一讨论第58-60页
    5.2 实验二讨论第60-64页
6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第64-67页
    6.1 研究结论第64-65页
    6.2 研究不足第65-66页
    6.3 研究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3页
附录一第73-74页
附录二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研究工作和获得的学术成果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杭州市夹心层群体住房保障问题研究--以邮政系统在杭职工为例
下一篇:互联网+时代的线上品牌形象设计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