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亚硝化过程控制与厌氧氨氧化工艺运行及其微生物特性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1章 绪论第16-40页
    1.1 研究背景第16-17页
    1.2 生物脱氮工艺研究进展第17-21页
        1.2.1 传统生物脱氮工艺第17页
        1.2.2 新型生物脱氮工艺第17-21页
    1.3 亚硝化研究进展第21-26页
        1.3.1 亚硝化细菌特征第21-22页
        1.3.2 亚硝化影响因素第22-25页
        1.3.3 亚硝化工艺研究现状第25-26页
    1.4 厌氧氨氧化研究进展第26-35页
        1.4.1 厌氧氨氧化细菌特征第26-28页
        1.4.2 厌氧氨氧化反应机理第28-29页
        1.4.3 厌氧氨氧化影响因素第29-32页
        1.4.4 厌氧氨氧化工艺研究现状第32-35页
    1.5 分子生物技术在环境微生物领域中的应用第35-36页
        1.5.1 核酸探针分析技术第35页
        1.5.2 PCR-DGGE技术第35-36页
        1.5.3 高通量测序技术第36页
    1.6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36-40页
        1.6.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36-37页
        1.6.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37-40页
第2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第40-50页
    2.1 试验装置及运行方式第40-43页
        2.1.1 亚硝化SBR反应器第40-41页
        2.1.2 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第41-43页
    2.2 接种污泥第43页
        2.2.1 亚硝化试验接种污泥第43页
        2.2.2 厌氧氨氧化反应器接种污泥第43页
    2.3 试验用水第43-45页
        2.3.1 亚硝化试验用水第43-44页
        2.3.2 厌氧氨氧化试验用水第44-45页
    2.4 分析项目与方法第45-50页
        2.4.1 常规分析第45页
        2.4.2 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粒度分析第45页
        2.4.3 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第45-46页
        2.4.4 微生物群落分析第46-50页
第3章 低氧协同抑制剂控制的亚硝化启动与运行第50-76页
    3.1 亚硝化过程启动与控制第50-56页
        3.1.1 启动与控制第50-54页
        3.1.2 周期内氮化合物和DO、pH的变化第54-56页
    3.2 亚硝化运行与影响因素第56-73页
        3.2.1 pH对亚硝化的影响第57-62页
        3.2.2 DO对亚硝化的影响第62-66页
        3.2.3 氯酸钾对亚硝化的影响第66-70页
        3.2.4 联氨对亚硝化效果的影响第70-73页
    3.3 本章小结第73-76页
第4章 亚硝化工艺细菌微生物群落研究第76-98页
    4.1 高通量测序数据质量第76-77页
    4.2 α多样性分析第77-79页
    4.3 β多样性分析第79-80页
    4.4 各污泥样本中细菌微生物群落组成第80-89页
    4.5 优势细菌类群的丰度变化第89-96页
        4.5.1 R0反应器第89-92页
        4.5.2 DO平行试验第92-93页
        4.5.3 氯酸钾平行试验第93-94页
        4.5.4 联氨平行试验第94-96页
    4.6 本章小结第96-98页
第5章 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启动及运行第98-120页
    5.1 启动及运行过程的脱氮性能分析第98-108页
        5.1.1 AR1反应器启动及运行过程的脱氮性能第98-102页
        5.1.2 AR2反应器启动及运行过程的脱氮性能第102-104页
        5.1.3 AR3反应器启动及运行过程的脱氮性能第104-107页
        5.1.4 泥源和反应器类型对系统脱氮性能的影响第107-108页
    5.2 厌氧氨氧化反应计量学关系第108-110页
    5.3 基于电子流平衡估测厌氧氨氧化菌产率系数第110-112页
    5.4 各反应器内pH的变化趋势第112-113页
    5.5 污泥性状第113-118页
        5.5.1 污泥颜色第113-114页
        5.5.2 SEM第114-116页
        5.5.3 粒度分析第116-118页
    5.6 本章小结第118-120页
第6章 厌氧氨氧化工艺细菌微生物群落研究第120-144页
    6.1 高通量测序数据质量第120页
    6.2 α多样性分析第120-122页
    6.3 β多样性分析第122页
    6.4 各污泥样本中细菌微生物群落组成第122-140页
        6.4.1 AR1反应器不同阶段优势菌群的变化第122-129页
        6.4.2 AR2反应器不同阶段优势菌群的变化第129-135页
        6.4.3 AR3反应器不同阶段优势菌群的变化第135-140页
    6.5 厌氧氨氧化菌与群落内其他菌群的共生关系分析第140-142页
    6.6 本章小结第142-144页
第7章 结论和创新点第144-148页
    7.1 结论第144-146页
    7.2 创新点第146-148页
参考文献第148-170页
致谢第170-172页
攻读学位期间与博士论文有关的学术成果第172-174页
作者简介第174页

论文共1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天基空间目标红外辐射特性分析与目标工作信息反演
下一篇:多元水合物热力学及生成动力学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