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9-21页 |
1.1 微晶玻璃与陶瓷、玻璃的区别 | 第9-10页 |
1.1.1 微晶玻璃与陶瓷的区别 | 第9页 |
1.1.2 微晶玻璃与玻璃的区别 | 第9-10页 |
1.2 微晶玻璃的发展史 | 第10页 |
1.3 微晶玻璃的特点 | 第10-11页 |
1.4 微晶玻璃的分类 | 第11页 |
1.5 微晶玻璃的制备方法 | 第11-13页 |
1.5.1 熔融法 | 第11-12页 |
1.5.2 烧结法 | 第12-13页 |
1.5.3 溶胶-凝胶法 | 第13页 |
1.6 微晶玻璃热处理过程 | 第13-15页 |
1.7 微晶玻璃的晶化动力学 | 第15-16页 |
1.8 堇青石基微晶玻璃 | 第16-20页 |
1.8.1 堇青石基微晶玻璃的化学组成 | 第16-17页 |
1.8.2 堇青石基纳米微晶玻璃的应用 | 第17页 |
1.8.3 堇青石基纳米微晶玻璃的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1.9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2 实验部分 | 第21-26页 |
2.1 实验的主要原材料及设备 | 第21-22页 |
2.2 纳米微晶玻璃的组成设计 | 第22-23页 |
2.3 纳米微晶玻璃的制备 | 第23页 |
2.4 纳米微晶玻璃的性能及结构测试 | 第23-26页 |
2.4.1 差热分析 | 第23-24页 |
2.4.2 X射线衍射测试 | 第24页 |
2.4.3 红外光谱分析 | 第24页 |
2.4.4 SEM显微形貌观测 | 第24页 |
2.4.5 介电性能测试 | 第24-25页 |
2.4.6 热膨胀系数的测定 | 第25-26页 |
3 不同晶核剂及含量对玻璃析晶和介电性能的影响 | 第26-43页 |
3.1 不同晶核剂对玻璃析晶和介电性能的影响 | 第26-35页 |
3.1.1 差热分析结果 | 第26-30页 |
3.1.2 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 | 第30页 |
3.1.3 SEM显微形貌观测 | 第30-32页 |
3.1.4 介电性能测试结果 | 第32-35页 |
3.2 二氧化钛含量对微晶玻璃析晶和性能的影响 | 第35-43页 |
3.2.1 差热分析 | 第35-38页 |
3.2.2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8-39页 |
3.2.3 SEM观察 | 第39-41页 |
3.2.4 性能测试 | 第41-42页 |
3.2.5 小结 | 第42-43页 |
4 析晶温度对纳米微晶玻璃析晶和性能的影响 | 第43-50页 |
4.1 T玻璃的差热分析 | 第43页 |
4.2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43-44页 |
4.3 SEM显微形貌观测 | 第44-46页 |
4.4 性能测试 | 第46-49页 |
4.4.1 介电性能测试 | 第46-47页 |
4.4.2 其它性能测试 | 第47-49页 |
4.5 小结 | 第49-50页 |
5 Fe_2O_3掺杂对MAS系玻璃析晶和性能的影响 | 第50-58页 |
5.1 Fe_2O_3掺杂对玻璃析晶的影响 | 第50-52页 |
5.2 晶相检测 | 第52-53页 |
5.3 FTIR测试 | 第53-55页 |
5.4 SEM观测 | 第55-56页 |
5.5 性能测试 | 第56页 |
5.6 小结 | 第56-58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8-59页 |
6.1 总结 | 第58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