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工勘测水工设计论文--地基基础及其加固论文

块体系统接触问题及稳定评判加固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2页
第1章 绪论第17-33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7-21页
        1.1.1 DDA方法在含有结构面的地下工程中的应用第17-19页
        1.1.2 DDA方法中的接触问题第19-20页
        1.1.3 问题的提出第20-21页
    1.2 主要科学问题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1-29页
        1.2.1 块体系统接触状态求解第21-23页
        1.2.2 块体系统接触力计算第23-25页
        1.2.3 块体系统阻尼特性分析第25-26页
        1.2.4 块体稳定评价方法及加固措施第26-29页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第29-31页
        1.3.1 研究目标第29页
        1.3.2 研究内容第29-31页
    1.4 技术路线第31-33页
第2章 与有限元耦合的DDA方法及建模方法改进第33-67页
    2.1 概述第33-34页
    2.2 DDA方法的理论基础第34-44页
        2.2.1 典型子矩阵的推导第34-37页
        2.2.2 块体系统平衡方程及其求解第37-43页
        2.2.3 块体系统中的接触问题及开闭迭代求解第43-44页
    2.3 DDA与有限元的耦合分析第44-48页
        2.3.1 位移模式的推导第44-46页
        2.3.2 单元子矩阵的推导第46-47页
        2.3.3 复杂接触问题分析第47-48页
    2.4 与有限元耦合的DDA方法的程序实现第48-51页
        2.4.1 网格坐标描述选择第48-49页
        2.4.2 DDA子矩阵计算中的数值积分第49-50页
        2.4.3 结构化程序设计第50-51页
    2.5 与有限元耦合的DDA建模改进方法第51-62页
        2.5.1 地质结构面的基本分类第51-52页
        2.5.2 传统与有限元耦合的DDA建模方法第52-53页
        2.5.3 与有限元耦合的DDA建模的改进方法第53-60页
        2.5.4 与有限元耦合的DDA方法和传统DDA方法的模型比较第60-62页
    2.6 算例验证第62-65页
        2.6.1 计算模型第62-63页
        2.6.2 计算结果第63-65页
    2.7 小结第65-67页
第3章 块体系统接触状态的显式求解第67-94页
    3.1 概述第67-68页
    3.2 势能函数的块体位移表达第68-69页
    3.3 接触嵌入判断及嵌入位移第69-73页
        3.3.1 接触嵌入判断及接触进入点第69-71页
        3.3.2 法向和切向嵌入距离第71-73页
    3.4 采用逼近的阶跃函数模拟接触约束状态第73-78页
        3.4.1 接触状态的阶跃函数表达第73-76页
        3.4.2 阶跃函数光滑化第76-78页
    3.5 基于拉格朗日插值的接触势能函数第78-80页
    3.6 变尺度法求解块体系统势能函数第80-83页
        3.6.1 求极值的方法选择第80-81页
        3.6.2 极值求解过程第81-83页
    3.7 接触状态求解及后处理第83-85页
        3.7.1 接触状态求解第83页
        3.7.2 后处理第83-84页
        3.7.3 实现流程第84-85页
    3.8 算例验证第85-92页
        3.8.1 滑块模型第85-89页
        3.8.2 多块体隧洞模型第89-92页
    3.9 小结第92-94页
第4章 考虑接触力的块体系统求解第94-119页
    4.1 概述第94-95页
    4.2 考虑接触力的显式DDA基本方程第95-100页
        4.2.1 接触力的点荷载表达形式第95-97页
        4.2.2 含有接触力的块体位移显式表达形式第97-100页
    4.3 块体系统接触约束方程组第100-112页
        4.3.1 块体接触问题及互补理论第100-105页
        4.3.2 接触力与位移之间的约束条件第105-108页
        4.3.3 接触约束方程组的光滑化第108-112页
    4.4 接触约束方程组的求解第112-114页
    4.5 算例验证第114-117页
        4.5.1 滑块模型第114-115页
        4.5.2 块体冲击杆件模型第115-117页
    4.6 小结第117-119页
第5章 块体系统阻尼特性研究第119-143页
    5.1 概述第119-120页
    5.2 阻尼对块体运动变形的影响第120页
    5.3 常见的阻尼模型分析第120-122页
    5.4 考虑阻尼的块体系统运动方程第122-127页
        5.4.1 考虑粘性阻尼的块体系统运动方程第122-125页
        5.4.2 考虑非粘性阻尼的块体系统运动方程第125-127页
    5.5 含有非粘性阻尼的对称化表达第127-130页
        5.5.1 拟静态粘弹性模型第127-128页
        5.5.2 含有非粘性阻尼的等价DDA运动方程第128-130页
    5.6 含有非粘性阻尼的Newmark积分第130-131页
    5.7 外荷载作用下块体振荡特性第131-139页
        5.7.1 考虑非粘性阻尼的接触模拟第131-132页
        5.7.2 考虑非粘性阻尼的DDA解第132-134页
        5.7.3 恒力作用下的块体振荡特性第134-137页
        5.7.4 谐振激励下的块体振荡特性第137-139页
    5.8 算例验证第139-141页
        5.8.1 计算模型第139-140页
        5.8.2 计算结果第140-141页
    5.9 小结第141-143页
第6章 块体稳定评判方法及加固措施研究第143-162页
    6.1 概述第143页
    6.2 块体失稳破坏形式第143-147页
    6.3 基于结构面强度折减法的块体稳定评价方法第147-151页
        6.3.1 基于结构面强度折减法的安全系数评价方法第147-149页
        6.3.2 结构面强度折减法的失稳判据第149-150页
        6.3.3 基于结构面强度折减法的安全系数评价法和刚体极限平衡法的比较第150-151页
    6.4 不稳定块体的加固措施第151-158页
        6.4.1 锚杆对不稳定块体的加固研究第151-155页
        6.4.2 灌浆对不稳定块体的加固研究第155-158页
    6.5 算例验证第158-161页
        6.5.1 计算模型第158-159页
        6.5.2 锚杆加固效果第159-160页
        6.5.3 灌浆加固效果第160-161页
    6.6 小结第161-162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162-167页
    7.1 结论第162-164页
    7.2 展望第164-167页
参考文献第167-182页
攻博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目录第182-184页
致谢第184-185页

论文共1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交网络中的标签主题识别及社群挖掘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改进滤波算法的高光谱遥感影像特征提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