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武汉市G学校特色创建的实践研究--基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视角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一、绪论第13-23页
    (一) 选题缘由第13-15页
        1. 创建特色学校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第13页
        2. 校本课程开发是形成特色学校的基础和核心第13页
        3. 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创建特色学校有实现可能第13-14页
        4. 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创建特色学校有待进一步研究第14-15页
    (二) 文献综述第15-19页
        1. 关于创建特色学校的研究综述第15-16页
        2. 关于校本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第16-19页
    (三)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第19-20页
        1. 研究目的第19页
        2. 研究意义第19-20页
    (四)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20-23页
        1. 研究思路第20-21页
        2. 研究方法第21-23页
二、特色学校创建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理论第23-29页
    (一) 特色学校的产生、内涵及创建意义第23-25页
        1. 特色学校的产生第23页
        2. 特色学校的内涵及特征第23-24页
        3. 创建特色学校的意义第24-25页
    (二) 校本课程开发在创建特色学校中的核心地位及重要作用第25-28页
        1. 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第25-27页
        2. 校本课程开发在创建特色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第27-28页
    (三) 通过校本课程创建特色学校的内涵和意义第28-29页
        1. 通过校本课程创建特色学校的内涵第28页
        2. 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创建特色学校的意义第28-29页
三、武汉市G学校通过“五育”课程体系创办“人格”教育学校的特色研究第29-41页
    (一) 武汉市G学校基本情况简介第29-30页
        1. 办学规模及班级设置第29页
        2. 管理队伍第29页
        3. 教师队伍第29-30页
    (二) G学校的办学宗旨、教育目标及“五育”体系第30-32页
        1. 办学宗旨第30页
        2. 教育目标——“杰出儿童”第30-31页
        3. 育人体系——“五育”教育塑人格第31-32页
    (三) 基于“五育”体系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第32-39页
        1. 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第32页
        2. “五育”体系下的十五项校本课程内容第32-35页
        3. 校本课程的实施示例第35-38页
        4. 校本课程对学生的评价示例第38-39页
    (四) G学校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创建“人格”教育的特点总结第39-41页
四、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创建特色学校的实施建议第41-48页
    (一) 确定特色学校的特色办学宗旨第41-42页
        1. 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第41页
        2. 办学宗旨体现新形势对现代化教育的需求第41-42页
    (二) 发挥学校校长的引领作用第42-43页
        1. 形成独特的办学思想第42-43页
        2. 具有特色意识和科研精神第43页
        3. 具有大力推行学校走特色路线的决心和行动力第43页
    (三) 立足学校发展实际开发校本课程第43-45页
        1. 校本课程目标的确定第44页
        2. 收集整合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内容第44页
        3. 校本课程实施管理第44-45页
        4. 对校本课程进行诊断性评价第45页
    (四) 发挥教师作用,提高教师能力第45-46页
    (五) 利用校内外条件争取支持,加强宣传第46-48页
        1. 充分利用各种政策支持发展特色学校第46页
        2. 加大学校宣传,争取更多的关注和更高的入学率第46-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附录第52-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教师教学反思成长之路探寻--三位农村青年教师教学生活的叙事研究
下一篇:农村学校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以阳新县F镇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