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1.2.1 激光清洗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页 |
1.1.2.2 激光清洗后激光焊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激光清洗的难点及预期解决方案 | 第12页 |
1.3 激光清洗的后续处理与目的 | 第12-13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5.1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5.2 本论文的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2章 激光去除氧化物的理论机理 | 第17-23页 |
2.1 激光清洗基本原理 | 第17页 |
2.2 汽化加工 | 第17-19页 |
2.2.1 金属材料表面氧化层对激光的吸收 | 第17-18页 |
2.2.2 激光对金属材料表面氧化层的加热 | 第18-19页 |
2.3 冲击加工 | 第19-21页 |
2.3.1 碎裂 | 第20页 |
2.3.2 蒸气压清洗 | 第20-21页 |
2.3.3 激光冲击波清洗 | 第21页 |
2.4 瞬间表面热震荡加工 | 第21-2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激光清洗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3-36页 |
3.1 激光清洗的基材和对象 | 第23-24页 |
3.2 激光器选择确定 | 第24-33页 |
3.2.1 连续与脉冲激光器选择 | 第24-25页 |
3.2.2 材料对不同波段激光的吸收及激光波长选择 | 第25-28页 |
3.2.2.1 吸收率实验的步骤 | 第25页 |
3.2.2.2 吸收率实验的结果与分析 | 第25-28页 |
3.2.3 激光清洗能量密度范围和激光功率确定 | 第28-32页 |
3.2.3.1 5083 铝合金表面阳极氧化膜的清洗阈值 | 第28-29页 |
3.2.3.2 烧蚀损伤阈值计算原理 | 第29-30页 |
3.2.3.3 5083 铝合金基材的烧蚀损伤阈值 | 第30-32页 |
3.2.4 激光器确定 | 第32-33页 |
3.3 激光清洗的实验设备 | 第33-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激光参数对激光清洗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 第36-54页 |
4.1 激光清洗实验步骤 | 第36页 |
4.2 激光清洗效果评判 | 第36-38页 |
4.3 激光清洗参数组合初探 | 第38-42页 |
4.4 实验设计 | 第42-44页 |
4.5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44-50页 |
4.5.1 功率对激光清洗效果影响分析 | 第44-46页 |
4.5.2 扫描速度对激光清洗效果影响分析 | 第46-48页 |
4.5.3 脉宽对激光清洗效果影响分析 | 第48-50页 |
4.6 最优激光清洗参数组合的清洗效果 | 第50-52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5章 后续激光焊接质量 | 第54-73页 |
5.1 激光清洗对后续激光焊焊缝宏观形貌的影响 | 第58-59页 |
5.2 激光清洗对焊缝横截面焊缝区尺寸面积的影响 | 第59-62页 |
5.3 激光清洗对焊缝孔隙率的影响 | 第62-64页 |
5.3.1 焊缝孔隙率的测试方法 | 第62页 |
5.3.2 激光清洗对焊缝孔隙率的影响分析 | 第62-64页 |
5.4 激光清洗对焊缝横截面硬度的影响 | 第64-67页 |
5.4.1 焊缝横截面硬度测试方法与过程 | 第64-65页 |
5.4.2 激光清洗对焊缝横截面硬度的影响分析 | 第65-67页 |
5.5 激光清洗对后续激光焊焊接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7-69页 |
5.5.1 拉伸力学性能测试的方法与过程 | 第67-68页 |
5.5.2 激光清洗对焊接接头拉伸力学性能影响分析 | 第68-69页 |
5.6 激光清洗对激光焊焊接接头拉伸断口形貌的影响分析 | 第69-71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6.1 研究工作的主要结论 | 第73-74页 |
6.2 研究工作的创新点 | 第74页 |
6.3 研究工作的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