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站域保护控制装置的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2 站域保护国内外研究发展情况 | 第11-12页 | 
| 1.3 本论文的主要任务及目标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站域保护控制装置整体方案 | 第14-21页 | 
| 2.1 引言 | 第14页 | 
| 2.2 层次化保护 | 第14-16页 | 
| 2.2.1 三个层次 | 第14页 | 
| 2.2.2 三个维度 | 第14-16页 | 
| 2.2.3 层次化保护系统架构 | 第16页 | 
| 2.3 站域保护的总体方案设计 | 第16-20页 | 
| 2.3.1 站域保护功能配置 | 第17-19页 | 
| 2.3.2 站域保护控制装置硬件设计方案 | 第19-20页 | 
| 2.4 小结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站域保护控制装置研制的关键技术 | 第21-43页 | 
| 3.1 站域保护装置技术需求分析 | 第21-24页 | 
| 3.1.1 装置性能需求 | 第21-23页 | 
| 3.1.2 信息可靠性需求 | 第23页 | 
| 3.1.3 运维需求 | 第23-24页 | 
| 3.2 关键技术方案 | 第24-31页 | 
| 3.2.1 基于高速总线的多CPU平台技术 | 第25-27页 | 
| 3.2.2 多模件通信及配置实现方案 | 第27-29页 | 
| 3.2.3 基于FPGA的保护数据预处理技术 | 第29页 | 
| 3.2.4 基于HSB总线的光纤纵差功能实现 | 第29-31页 | 
| 3.3 信息可靠性技术 | 第31-35页 | 
| 3.3.1 数字化采样飞点数据甄别技术 | 第31-34页 | 
| 3.3.2 防止CT拖尾电流对失灵保护影响 | 第34-35页 | 
| 3.4 装置运维简化 | 第35-39页 | 
| 3.4.1 定值自校验方式 | 第35-36页 | 
| 3.4.2 定值自适应 | 第36-37页 | 
| 3.4.3 站域保护功能迁移方法 | 第37-39页 | 
| 3.5 保护性能优化 | 第39-42页 | 
| 3.5.1 站域失灵保护 | 第39-42页 | 
| 3.5.2 安全主动控制功能优化技术 | 第42页 | 
| 3.6 小结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站域保护控制装置的软硬件设计 | 第43-54页 | 
| 4.1 站域保护控制装置软硬件结构设计 | 第44-48页 | 
| 4.1.1 站域保护控制装置结构 | 第44-45页 | 
| 4.1.2 站域保护装置模件设计 | 第45-47页 | 
| 4.1.3 系统输入、输出 | 第47页 | 
| 4.1.4 SV采样的处理 | 第47-48页 | 
| 4.1.5 CPU之间的数据交换 | 第48页 | 
| 4.1.6 人机界面(MMI)软件的处理 | 第48页 | 
| 4.2 站域保护装置集中后备保护功能设计 | 第48-51页 | 
| 4.2.1 保护功能配置总体思路 | 第49页 | 
| 4.2.2 保护功能的具体配置 | 第49-50页 | 
| 4.2.3 保护应用的识别 | 第50页 | 
| 4.2.4 全站后备保护应用 | 第50页 | 
| 4.2.5 检修及扩建 | 第50-51页 | 
| 4.2.6 定值的管理 | 第51页 | 
| 4.2.7 定值的运行 | 第51页 | 
| 4.3 功能迁移 | 第51-53页 | 
| 4.3.1 基本思路 | 第51-52页 | 
| 4.3.2 迁移功能的投退 | 第52页 | 
| 4.3.3 双端量线路保护的功能迁移 | 第52-53页 | 
| 4.4 小结 | 第53-54页 | 
| 第五章 站域保护控制装置RTDS仿真验证 | 第54-66页 | 
| 5.1 实验环境搭建 | 第54-55页 | 
| 5.2 备自投功能测试 | 第55-57页 | 
| 5.3 简易母线保护配合性能测试 | 第57-59页 | 
| 5.4 断路器失灵 | 第59-61页 | 
| 5.5 过负荷联切 | 第61页 | 
| 5.6 低周减载 | 第61-62页 | 
| 5.7 多重故障 | 第62-63页 | 
| 5.8 通讯异常测试 | 第63-65页 | 
| 5.9 小结 | 第65-66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9页 |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66-67页 |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67-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 发表文章及成果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