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10-26页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10-12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文献回顾与评述 | 第13-17页 |
1.3.1 志愿行为持续性的影响因素 | 第13-15页 |
1.3.2 志愿者角色认同的影响因素 | 第15-16页 |
1.3.3 文献评述 | 第16-17页 |
1.4 概念界定与理论框架 | 第17-22页 |
1.4.1 概念界定 | 第17-19页 |
1.4.2 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1.4.3 研究框架的建立 | 第21-22页 |
1.5 研究方法、内容及创新点 | 第22-24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3页 |
1.5.3 研究创新点 | 第23-24页 |
1.6 论文框架 | 第24-26页 |
2 研究设计 | 第26-38页 |
2.1 数据来源 | 第26-28页 |
2.1.1 调研对象介绍 | 第26-27页 |
2.1.2 选择调研对象的原因 | 第27-28页 |
2.2 问卷设计 | 第28-31页 |
2.2.1 因变量的操作化与测量 | 第28-29页 |
2.2.2 自变量的操作化与测量 | 第29-30页 |
2.2.3 中介变量的操作化与测量 | 第30-31页 |
2.3 研究假设 | 第31-35页 |
2.3.1 特质因素与志愿行为持续性 | 第31-32页 |
2.3.2 组织因素与志愿行为持续性 | 第32-33页 |
2.3.3 角色认同与志愿行为持续性 | 第33页 |
2.3.4 角色认同的中介作用 | 第33-35页 |
2.4 调研过程与问卷调适 | 第35-38页 |
2.4.1 问卷预调查 | 第35-37页 |
2.4.2 正式调查 | 第37-38页 |
3 数据分析 | 第38-66页 |
3.1 样本概况 | 第38-39页 |
3.2 项目分析 | 第39-44页 |
3.2.1 独立样本T检验 | 第40-42页 |
3.2.2 题项与总分的相关性分析 | 第42-44页 |
3.3 因子分析与信度检验 | 第44-48页 |
3.3.1 因子分析 | 第44-47页 |
3.3.2 信度检验 | 第47-48页 |
3.4 志愿者服务行为持续性的现状分析 | 第48-54页 |
3.4.1 志愿者服务行为持续性的特征描述 | 第48-49页 |
3.4.2 志愿者服务行为持续性的维度分布 | 第49-51页 |
3.4.3 个体特征与志愿行为持续性的差异性分析 | 第51-54页 |
3.5 志愿者服务行为持续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4-66页 |
3.5.1 特质因素、组织因素与志愿行为持续性的回归分析 | 第54-61页 |
3.5.2 角色认同与志愿行为持续性的回归分析 | 第61-62页 |
3.5.3 角色认同的中介作用检验 | 第62-66页 |
4 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66-72页 |
4.1 志愿者服务行为的持续性水平总体上不高 | 第66-67页 |
4.2 利己动机对志愿行为的持续性有负向影响 | 第67-68页 |
4.3 组织声望对志愿行为的持续性有正向影响 | 第68-69页 |
4.4 人员参与对志愿行为的持续性没有显著影响 | 第69-70页 |
4.5 组织支持显著正向影响志愿行为的持续性 | 第70页 |
4.6 角色认同对志愿行为的持续性有正向预测作用 | 第70-72页 |
5 研究启示与研究局限 | 第72-76页 |
5.1 研究启示 | 第72-75页 |
5.1.1 从特质因素层面思考 | 第72-73页 |
5.1.2 从组织因素层面思考 | 第73-74页 |
5.1.3 从心理感知层面思考 | 第74-75页 |
5.2 研究局限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4页 |
附录 | 第84-93页 |
附录1:预调查问卷 | 第84-88页 |
附录2:正式调查问卷 | 第88-92页 |
附录3:访谈提纲 | 第92-93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