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框图与方法 | 第10-14页 |
1.2.1 研究框图 | 第10-11页 |
1.2.2 研究设计与方法 | 第11-13页 |
1.2.3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1.3 论文结构 | 第14-15页 |
1.4 拟重点解决的问题 | 第15页 |
1.5 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1.6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9页 |
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9-31页 |
2.1 夫妻联合劳动力供给决策的实证研究 | 第19-20页 |
2.2 家庭代际支持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 第20-25页 |
2.2.1 家庭代际支持的理论研究 | 第20-22页 |
2.2.2 国外家庭代际支持的实证研究 | 第22-23页 |
2.2.3 我国家庭代际支持的研究现状 | 第23-25页 |
2.3 老年劳动供给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 第25-28页 |
2.3.1 老年劳动供给的理论研究 | 第25-26页 |
2.3.2 老年劳动供给的实证研究 | 第26-28页 |
2.4 代际支持对老年人劳动供给行为的影响研究 | 第28-30页 |
2.4.1 国外代际支持对劳动供给行为的影响研究 | 第28-29页 |
2.4.2 我国代际支持对劳动供给行为的影响研究 | 第29-30页 |
2.5 已有研究评述 | 第30-31页 |
3 我国城市退休老年人再就业现状及其家庭特征分析 | 第31-42页 |
3.1 我国城市退休老年人再就业现状分析 | 第31-35页 |
3.1.1 我国城市退休老年人的再就业率 | 第31-33页 |
3.1.2 受教育水平与城市退休老年人的再就业率 | 第33-35页 |
3.1.3 养老保险与城市退休老年人的再就业率 | 第35页 |
3.2 我国家庭代际支持的变化及现状分析 | 第35-37页 |
3.2.1 养老支持从“养儿防老”到“养老金防老” | 第35-36页 |
3.2.2 代际支持从“代际反哺”到“代际逆反哺” | 第36-37页 |
3.3 我国老年人的再就业行为与代际支持、配偶及子女特征分析 | 第37-42页 |
3.3.1 配偶特征、代际支持与城市退休老年人的再就业行为分析 | 第37-39页 |
3.3.2 子女结构、代际支持与城市退休老年人的再就业行为分析 | 第39-42页 |
4 实证分析 | 第42-68页 |
4.1 配偶特征、子女结构对城市退休老年人再就业影响的计量分析 | 第42-57页 |
4.1.1 计量模型设定 | 第42页 |
4.1.2 变量定义与数据统计性描述 | 第42-48页 |
4.1.3 实证分析结果与讨论 | 第48-57页 |
4.2 代际支持角度分析子女结构对退休老年人再就业影响的作用机理 | 第57-68页 |
4.2.1 作用机理分析与描述 | 第57-58页 |
4.2.2 变量定义与数据统计性描述 | 第58-61页 |
4.2.3 实证分析结果与讨论 | 第61-68页 |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68-73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68-70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70-71页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