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多维视角下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综合水平地区差异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21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9-11页
    1.2 研究综述第11-16页
        1.2.1 充足性的研究第11-12页
        1.2.2 可负担性的研究第12-14页
        1.2.3 可持续性的研究第14页
        1.2.4 稳健性的研究第14-15页
        1.2.5 文献评述第15-16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6-21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19页
        1.3.3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第19-21页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第21-27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21-22页
        2.1.1 充足性第21页
        2.1.2 可负担性第21页
        2.1.3 可持续性第21页
        2.1.4 稳健性第21-22页
    2.2 理论依据第22-25页
        2.2.1 世代交叠理论第22页
        2.2.2 福利经济学理论第22-23页
        2.2.3 循环累积因果论第23-24页
        2.2.4 凯恩斯主义理论第24-25页
    2.3 本章小结第25-27页
第3章 综合评价模型变量的选取第27-35页
    3.1 变量选取的原则第27页
        3.1.1 科学性第27页
        3.1.2 全面性第27页
        3.1.3 可比性第27页
    3.2 养老保险综合评价模型变量体系的构建第27-33页
        3.2.1 充足性变量第28-29页
        3.2.2 可负担性变量第29-30页
        3.2.3 可持续性变量第30-31页
        3.2.4 稳健性变量第31-33页
    3.3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4章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综合水平的差异分析第35-51页
    4.1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第35-36页
        4.1.1 数据来源第35页
        4.1.2 数据处理第35-36页
    4.2 熵权TOPSIS的应用第36-37页
    4.3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综合水平地区差异性分析第37-50页
        4.3.1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充足性地区差异性分析第37-40页
        4.3.2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可负担性地区差异性分析第40-42页
        4.3.3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可持续性地区差异性分析第42-45页
        4.3.4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稳健性地区差异性分析第45-47页
        4.3.5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综合水平地区差异性分析第47-50页
    4.4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5章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综合水平空间分布类型差异分析第51-59页
    5.1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ESDA)的应用第51-52页
    5.2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综合水平空间分布类型差异分析第52-56页
        5.2.1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综合水平的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第52-53页
        5.2.2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综合水平空间分布类型差异分析第53-56页
    5.3 本章小结第56-59页
结论第59-63页
参考文献第63-69页
附录第69-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3-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P保险有限公司VIP客户服务管理的研究
下一篇:大邑县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以A银行金融支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