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微焦点同轴法相衬成像算法的数值仿真与实验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3页
    1.1 X射线的主要成像模式第11-12页
    1.2 X射线相衬成像方法研究情况第12-18页
        1.2.1 干涉仪成像法第12-13页
        1.2.2 衍射增强法第13-15页
        1.2.3 光栅相衬成像第15-17页
        1.2.4 同轴法相衬成像第17-18页
    1.3 同轴法相衬成像在医学上的应用第18-21页
        1.3.1 乳腺疾病诊断第18-19页
        1.3.2 神经诊断第19-20页
        1.3.3 血管造影成像第20-21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各章节安排第21-23页
        1.4.1 主要研究内容第21-22页
        1.4.2 各章节内容安排第22-23页
第二章 理想点源相衬成像的数值分析第23-36页
    2.1 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第23-24页
    2.2 理想点源同轴相衬成像数值模型第24-28页
        2.2.1 理想点源同轴相衬成像简化模型第24-27页
        2.2.2 理想数值模拟实验第27-28页
    2.3 系统参数对理想点源同轴相衬成像吸收衬度及相位衬度的影响分析第28-32页
        2.3.1 理想点源同轴相衬成像的吸收衬度与相位衬度第28-30页
        2.3.2 数值模拟实验第30-32页
    2.4 系统参数对理想点源同轴相衬成像分辨率的影响分析第32-35页
        2.4.1 近场与远场成像分析第32-33页
        2.4.2 数值模拟实验第33-35页
    2.5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实际微焦点系统同轴相衬成像质量分析第36-58页
    3.1 系统搭建及应用实验研究第36-42页
        3.1.1 成像系统搭建第36-37页
        3.1.2 应用研究实验第37-42页
    3.2 实际微焦点系统相衬传递函数模型第42-45页
    3.3 实际焦点尺寸对成像衬度的影响分析第45-50页
        3.3.1 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第45-47页
        3.3.2 实验验证第47-50页
    3.4 实际微焦点下成像距离对成像衬度的影响分析第50-57页
        3.4.1 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第50-53页
        3.4.2 实验验证第53-57页
    3.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四章 微焦点同轴法相衬成像相位恢复算法研究第58-82页
    4.1 强度传递方程算法(TIE)及实现第59-63页
        4.1.1 TIE算法原理第59-60页
        4.1.2 TIE算法实现第60-63页
    4.2 Gerchberg-Saxton迭代算法及实现第63-65页
        4.2.1 GS迭代算法原理第63-64页
        4.2.2 GS算法实现第64-65页
    4.3 相位恢复改进算法第65-77页
        4.3.1 TIE算法改进第65-69页
        4.3.2 GS迭代算法优化第69-74页
        4.3.3 TIE-GS结合优化算法第74-77页
    4.4 相位恢复实验第77-81页
    4.5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82-84页
    5.1 全文总结第82-83页
    5.2 研究展望第83-84页
致谢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90页
作者简介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联顺应模式指导下的小说《放开那个女巫》中对话英译报告
下一篇:高新企业所得税优惠、高管背景与创新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