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2页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0页 |
1.3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10-12页 |
第2章 农产品出口贸易风险预警体系文献综述及分析 | 第12-17页 |
2.1 国内外关于预警机制的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2.1.1 国外对预警机制的研究 | 第12-13页 |
2.1.2 国内对预警机制的研究 | 第13-14页 |
2.2 关于贸易壁垒对农产品出口影响方面的研究 | 第14-15页 |
2.3 农产品出口贸易壁垒风险预控对策 | 第15-16页 |
2.3.1 基于政府视角的贸易壁垒风险预控对策 | 第15页 |
2.3.2 基于行业协会视角的贸易壁垒风险预控对策 | 第15页 |
2.3.3 基于企业视角的贸易壁垒风险预控对策 | 第15-16页 |
2.4 小结 | 第16-17页 |
第3章 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17-25页 |
3.1 预警系统指标变量的选取及说明 | 第17-19页 |
3.1.1 山东省农产品市场经济因素 | 第18页 |
3.1.2 与山东省贸易壁垒相关的因素 | 第18页 |
3.1.3 与对象国贸易壁垒相关的因素 | 第18页 |
3.1.4 对象国的贸易政策因素 | 第18-19页 |
3.1.5 对象国农产品竞争力因素 | 第19页 |
3.2 预警模型的构建 | 第19-23页 |
3.2.1 AHP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19-21页 |
3.2.2 模糊综合评价法指标隶属度的确定 | 第21-22页 |
3.2.3 建立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和风险预测值的计算 | 第22-23页 |
3.3 小结 | 第23-25页 |
第4章 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实证分析 | 第25-30页 |
4.1 指标权重的计算 | 第26-28页 |
4.2 预警指标警限、警级的确定 | 第28页 |
4.3 预警结果分析 | 第28-29页 |
4.4 小结 | 第29-30页 |
第5章 农产品出口贸易壁垒风险预控对策 | 第30-37页 |
5.1 基于政府视角的贸易壁垒风险预控对策 | 第30-32页 |
5.1.1 建立完善的农产品标准化体系 | 第30-32页 |
5.1.2 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 | 第32页 |
5.2 基于企业视角的贸易壁垒风险预控对策 | 第32-34页 |
5.2.1 充分熟悉和掌握WTO规则 | 第32页 |
5.2.2 加快创新步伐提高企业技术水平 | 第32-33页 |
5.2.3 推行“企业+基地”标准化模式 | 第33-34页 |
5.3 基于行业协会视角的贸易壁垒风险预控对策 | 第34-35页 |
5.3.1 建立应对贸易壁垒风险的行业预警体系 | 第34页 |
5.3.2 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意识 | 第34-35页 |
5.3.3 健全和完善行业协会内部机制 | 第35页 |
5.4 结论与建议 | 第35-37页 |
5.4.1 结论 | 第35-36页 |
5.4.2 建议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附录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