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21-34页 |
1.1 芳香族硝化物中硝基的选择性催化加氢 | 第21-28页 |
1.1.1 氢气的几种吸附态 | 第23-24页 |
1.1.2 硝基苯加氢反应机理 | 第24页 |
1.1.3 芳香硝基化合物催化加氢的催化剂 | 第24-28页 |
1.1.3.1 贵金属催化剂 | 第25-26页 |
1.1.3.2 非贵金属镍催化剂 | 第26-28页 |
1.2 芳香胺基化合物选择性液相催化加氢 | 第28-31页 |
1.2.1 非贵金属镍系催化剂 | 第29-30页 |
1.2.2 贵金属催化剂 | 第30-31页 |
1.2.2.1 铂、钯系催化剂 | 第30-31页 |
1.2.2.2 钌、铑系催化剂 | 第31页 |
1.3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31-34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31-32页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2-34页 |
第2章 催化剂制备与表征 | 第34-62页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34-36页 |
2.1.1 实验试剂 | 第34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34-36页 |
2.2 催化剂制备与表征 | 第36-61页 |
2.2.1 催化剂制备 | 第36页 |
2.2.1.1 普通浸渍制备催化剂(Ⅰ) | 第36页 |
2.2.1.2 微波辅助浸渍制备催化剂(Ⅱ) | 第36页 |
2.2.2 催化剂表征 | 第36-61页 |
2.2.2.1 表征仪器 | 第36页 |
2.2.2.2 催化剂表征 | 第36-61页 |
2.3 催化加氢反应 | 第61页 |
2.3.1 催化加氢反应过程 | 第61页 |
2.3.2 反应产物分析 | 第6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3章 硝基苯类“一步”催化加氢反应的研究 | 第62-93页 |
3.1 原料及试剂 | 第62-63页 |
3.2 硝基苯的催化加氢研究 | 第63-78页 |
3.2.1 反应历程及分析条件 | 第63-64页 |
3.2.2 SiO_2为载体制备的催化剂催化硝基苯加氢 | 第64-66页 |
3.2.2.1 贵金属催化剂对硝基苯加氢的影响 | 第64页 |
3.2.2.2 非贵金属催化剂对硝基苯加氢反应的影响 | 第64-65页 |
3.2.2.3 反应条件对NB加氢反应的影响 | 第65-66页 |
3.2.3 以椰壳炭(CSC)为载体的催化剂对硝基苯加氢的影响 | 第66-74页 |
3.2.3.1 负载贵金属铑催化剂催化NB加氢结果 | 第66-67页 |
3.2.3.2 负载非贵金属镍催化剂催化硝基苯加氢结果 | 第67-68页 |
3.2.3.3 负载铑镍混合催化剂催化硝基苯加氢结果 | 第68-69页 |
3.2.3.4 负载混合催化剂催化硝基苯加氢结果 | 第69页 |
3.2.3.5 不同载体负载催化剂催化硝基苯加氢结果 | 第69-70页 |
3.2.3.6 不同反应条件对硝基苯加氢反应影响 | 第70-74页 |
3.2.4 微波辅助制备催化剂催化硝基苯加氢 | 第74-78页 |
3.2.4.1 微波辅助时间对硝基苯加氢的影响 | 第74-75页 |
3.2.4.2 LiOH的量对加氢反应的影响 | 第75页 |
3.2.4.3 负载载体对硝基苯加氢的影响 | 第75-77页 |
3.2.4.4 反应温度和时间对硝基苯加氢的影响 | 第77-78页 |
3.3 取代硝基苯化合物的催化加氢 | 第78-81页 |
3.3.1 2,4,5-三氟硝基苯的加氢结果 | 第78-79页 |
3.3.1.1 负载催化剂催化2,4,5-三氟硝基苯加氢结果 | 第78-79页 |
3.3.1.2 溶剂对2,4,5-三氟硝基苯加氢结果的影响 | 第79页 |
3.3.2 氯代硝基苯的加氢结果 | 第79-80页 |
3.3.3 甲基硝基苯的加氢结果 | 第80-81页 |
3.4 苯胺类化合物加氢反应结果 | 第81-90页 |
3.4.1 苯胺(AN)加氢反应结果 | 第81-84页 |
3.4.1.1 反应路径 | 第81-82页 |
3.4.1.2 催化体系的选择 | 第82页 |
3.4.1.3 硅源对AN催化加氢的影响 | 第82-83页 |
3.4.1.4 混合催化剂对AN催化加氢的影响 | 第83-84页 |
3.4.2 其它苯胺类化合物加氢反应结果 | 第84-86页 |
3.4.2.1 氯代苯胺(Cl-AN)催化加氢反应结果 | 第84页 |
3.4.2.2 邻甲基苯胺(OM-AN)催化加氢反应结果 | 第84-86页 |
3.4.2.3 其它苯胺化合物催化加氢反应结果 | 第86页 |
3.4.3 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加氢反应结果 | 第86-90页 |
3.4.3.1 MDA反应历程 | 第86-87页 |
3.4.3.2 催化剂的优选 | 第87页 |
3.4.3.3 负载钌铑复合催化剂催化加氢结果 | 第87-88页 |
3.4.3.4 负载非贵金属镍催化剂的加氢结果 | 第88-89页 |
3.4.3.5 Ru和Ni混合催化剂的催化加氢结果 | 第89-90页 |
3.5 硝基苯加氢机理初探 | 第90-9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第4章 硝基萘“一步”催化加氢反应的研究 | 第93-119页 |
4.1 原料及试剂 | 第93-94页 |
4.2 1,5-二硝基萘(1,5-DNN)“一步”催化加氢研究 | 第94-103页 |
4.2.1 1,5-二硝基萘加氢历程 | 第94页 |
4.2.2 1,5-二硝基萘催化加氢反应反应 | 第94-103页 |
4.2.2.1 负载金属催化剂催化1,5-DNN加氢反应 | 第94-95页 |
4.2.2.2 硅源对1,5-二硝基萘催化加氢影响 | 第95-96页 |
4.2.2.3 改性剂对1,5-二硝基萘催化加氢影响 | 第96页 |
4.2.2.4 Ni负载量和催化剂量对催化加氢的影响 | 第96-98页 |
4.2.2.5 焙烧温度和还原温度对催化加氢的影响 | 第98-99页 |
4.2.2.6 反应条件对1,5-二硝基萘催化加氢的影响 | 第99-102页 |
4.2.2.7 催化剂循环使用研究 | 第102-103页 |
4.3 1-硝基萘(1-NNA)“一步”催化加氢研究 | 第103-107页 |
4.3.1 反应历程 | 第103页 |
4.3.2 1-硝基萘催化加氢反应 | 第103-106页 |
4.3.2.1 负载金属催化剂催化1-硝基萘加氢 | 第103-104页 |
4.3.2.2 改性剂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104页 |
4.3.2.3 反应条件对1-NNA催化加氢的影响 | 第104-106页 |
4.3.3 两种底物混合加氢反应的结果 | 第106-107页 |
4.4 1,5-二氨基萘(1,5-NDA)催化加氢 | 第107-112页 |
4.4.1 反应路径 | 第107-108页 |
4.4.2 1,5-二氨基萘(1,5-DAN)催化加氢反应 | 第108-111页 |
4.4.2.1 负载贵金属催化剂催化1,5-DAN加氢结果 | 第108页 |
4.4.2.2 负载非贵金属镍催化剂催化加氢结果 | 第108-109页 |
4.4.2.3 硅源对催化1,5-DAN加氢反应的影响 | 第109-110页 |
4.4.2.4 分子筛负载镍催化剂加氢反应结果 | 第110-111页 |
4.4.2.5 催化剂10%Ni/SiO_2的循环使用结果 | 第111页 |
4.4.3 水的加入对1,5-DNN和1,5-DAN催化加氢反应的影响 | 第111-112页 |
4.5 1,8-二氨基萘(1,8-DAN)催化加氢 | 第112-117页 |
4.5.1 反应历程 | 第112-113页 |
4.5.2 1,8-二氨基萘(1,8-DAN)催化加氢反应 | 第113-117页 |
4.5.2.1 贵金属催化剂催化1,8-DAN加氢结果 | 第113页 |
4.5.2.2 负载钌-铑复合催化剂的催化加氢结果 | 第113-114页 |
4.5.2.3 反应温度对1,8-二氨基萘加氢的影响 | 第114-115页 |
4.5.2.4 负载镍催化剂催化1,8-DAN加氢结果 | 第115-116页 |
4.5.2.5 氧化铝负载镍催化剂催化加氢结果 | 第116页 |
4.5.2.6 催化剂制备方式对催化加氢结果的影响 | 第116-117页 |
4.5.2.7 反应时间对1,8-DAN加氢反应结果的影响 | 第11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117-119页 |
第5章 其它芳香类化合物催化加氢的研究 | 第119-130页 |
5.1 原料及试剂 | 第119-120页 |
5.2 苯甲酸催化加氢研究 | 第120-125页 |
5.2.1 反应历程 | 第120页 |
5.2.2 苯甲酸加氢反应 | 第120-125页 |
5.2.2.1 不同催化剂催化苯甲酸反应结果 | 第120-121页 |
5.2.2.2 非贵金属镍的负载量对苯甲酸加氢的影响 | 第121页 |
5.2.2.3 混合载体负载催化剂催化苯甲酸加氢结果 | 第121-122页 |
5.2.2.4 催化剂的量对苯甲酸加氢反应的影响 | 第122页 |
5.2.2.5 反应溶剂对苯甲酸加氢反应的影响 | 第122-123页 |
5.2.2.6 底物苯甲酸的用量对加氢反应的影响 | 第123页 |
5.2.2.7 反应温度和时间对苯甲酸加氢反应的影响 | 第123-125页 |
5.3 取代苯甲酸类化合物的催化加氢结果 | 第125-126页 |
5.4 苯乙酸的催化加氢结果 | 第126页 |
5.5 吡啶的催化加氢结果 | 第126-128页 |
5.5.1 反应历程 | 第126-127页 |
5.5.2 反应温度对吡啶加氢反应的影响 | 第127-128页 |
5.6 芳香醛类化合物的加氢 | 第128-129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129-130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30-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143页 |
附录: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项目及研究成果 | 第143-147页 |
致谢 | 第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