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科学研究、试验论文

太赫兹-超材料-纳米材料联用的农产品安全检测机理与方法

致谢第5-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相关符号及缩略词第21-22页
第一章 绪论第22-49页
    1.1 课题背景第22-24页
        1.1.1 太赫兹波谱简介第22-23页
        1.1.2 超材料简介第23-24页
    1.2 太赫兹超材料检测原理第24-31页
        1.2.1 太赫兹超表面第25-26页
        1.2.2 太赫兹超材料吸收器第26-27页
        1.2.3 太赫兹金属网栅器件第27-28页
        1.2.4 基于太赫兹超材料的薄膜样品检测第28-31页
    1.3 太赫兹超材料在传感方面的应用第31-43页
        1.3.1 太赫兹超材料在分子检测方面的应用第31-34页
        1.3.2 太赫兹超材料在生物分子检测及生物传感领域的应用第34-39页
        1.3.3 太赫兹超材料在微流控检测方面的应用第39-42页
        1.3.4 太赫兹超材料在其它方面的检测应用第42-43页
    1.4 基于太赫兹超材料的检测研究总结第43-45页
        1.4.1 新型超材料结构的设计第43-44页
        1.4.2 基于纳米材料的超材料应用研究第44页
        1.4.3 石墨烯等离子体及石墨烯超材料器件第44页
        1.4.4 基于拓扑绝缘体的太赫兹表面等离子体第44-45页
    1.5 本文选题依据第45-46页
    1.6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第46-48页
        1.6.1 研究目的和内容第46-47页
        1.6.2 技术路线图第47-48页
    1.7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二章 基于超材料吸收器的甲基毒死蜱检测第49-68页
    2.1 引言第49-51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51-55页
        2.2.1 材料与试剂第51-52页
        2.2.2 仪器设备第52-55页
    2.3 样品制备及实验步骤第55-57页
        2.3.1 压片样品制备第55-56页
        2.3.2 基于特氟龙圆片基底的甲基毒死蜱检测第56页
        2.3.3 基于太赫兹超材料的甲基毒死蜱检测研究第56页
        2.3.4 太赫兹波谱采集第56-57页
    2.4 模拟软件及数据处理第57-62页
        2.4.1 FDTD Solutions介绍第57-59页
        2.4.2 Origin介绍第59页
        2.4.3 TAC软件介绍第59-61页
        2.4.4 数据处理第61-62页
    2.5 结果与讨论第62-66页
        2.5.1 甲基毒死蜱压片实验结果分析第62-63页
        2.5.2 基于特氟龙圆片的甲基毒死蜱检测研究第63-64页
        2.5.3 基于超材料吸收器的甲基毒死蜱检测第64-66页
    2.6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三章 联用纳米金和超材料吸收器放大样品信号第68-91页
    3.1 引言第68-70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70-71页
        3.2.1 材料与试剂第70-71页
        3.2.2 仪器设备第71页
    3.3 样品制备及实验步骤第71-74页
        3.3.1 玻璃器皿的清洗第71-72页
        3.3.2 纳米金颗粒的合成第72页
        3.3.3 果糖和左旋组氨酸的太赫兹波谱分析第72页
        3.3.4 基于太赫兹超材料的果糖和左旋组氨酸定量检测第72-73页
        3.3.5 纳米金颗粒在石英玻片上的检测分析第73页
        3.3.6 金标亲和素制备第73页
        3.3.7 基于超材料吸收器的纳米金溶液检测第73页
        3.3.8 基于超材料吸收器的金标亲和素及亲和素溶液检测第73-74页
    3.4 数据处理与模拟分析第74-75页
        3.4.1 数据处理第74页
        3.4.2 纳米金颗粒粒径计算第74页
        3.4.3 FDTD模拟第74-75页
    3.5 结果与讨论第75-89页
        3.5.1 果糖和左旋组氨酸的压片分析第75-76页
        3.5.2 利用不同谐振频率超材料吸收器检测果糖和左旋组氨酸第76-81页
        3.5.3 基于超材料吸收器的纳米金颗粒检测第81-86页
        3.5.4 基于超材料吸收器的金标亲和素检测第86-88页
        3.5.5 利用超材料吸收器检测高折射率物质的模拟结果第88-89页
    3.6 本章小结第89-91页
第四章 石墨烯-超材料传感器的构建与应用第91-109页
    4.1 引言第91-94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94-95页
        4.2.1 材料与试剂第94页
        4.2.2 仪器设备第94-95页
    4.3 样品制备及实验步骤第95-97页
        4.3.1 超材料吸收器表面的石墨烯转移第95-96页
        4.3.2 基于石墨烯-超材料吸收器异质结构的果糖和甲基毒死蜱检测第96-97页
        4.3.3 基于石墨烯-硅异质结构的果糖溶液检测第97页
        4.3.4 石墨烯-超材料吸收器异质结构的生物传感应用第97页
    4.4 模拟软件及数据处理第97-98页
        4.4.1 石墨烯的物理参数第97-98页
        4.4.2 NanoScope Analysis软件介绍第98页
    4.5 结果与讨论第98-107页
        4.5.1 石墨烯-超材料吸收器异质结构的表征第98-102页
        4.5.2 石墨烯-超材料吸收器异质结构对甲基毒死蜱和果糖的检测第102-104页
        4.5.3 石墨烯-硅异质结对果糖的检测第104-105页
        4.5.4 基于石墨烯-超材料吸收器异质结构的生物传感应用第105-107页
    4.6 本章小结第107-109页
第五章 石墨烯-超材料吸收器用于谷物中甲基毒死蜱检测第109-118页
    5.1 引言第109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109-110页
        5.2.1 材料与试剂第109页
        5.2.2 仪器设备第109-110页
    5.3 样品制备及实验步骤第110-111页
        5.3.1 超材料表面的石墨烯转移第110页
        5.3.2 配置混有甲基毒死蜱的稻谷浸出液第110页
        5.3.3 配置混有甲基毒死蜱的稻米浸出液第110-111页
        5.3.4 石墨烯-超材料吸收器异质结构检测稻谷中的甲基毒死蜱第111页
    5.4 结果与讨论第111-117页
    5.5 本章小结第117-118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118-122页
    6.1 主要研究结论第118-120页
    6.2 主要创新点第120页
    6.3 展望第120-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39页
作者简历第139-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七星瓢虫人工饲料的优化和评价
下一篇:喀斯特高原坡地浅层孔(裂)隙水土漏失过程及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