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20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1.1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现状 | 第9-10页 |
1.1.2 监管部门对社保基金安全评估指标信息的需求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2.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1.3.1 国外社会保险基金安全评估研究 | 第12-14页 |
1.3.2 国内社会保险基金安全评估研究 | 第14-16页 |
1.3.3 与社会保险基金安全评估相关的其他研究 | 第16-19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2 社会保险基金安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第20-24页 |
2.1 社会保险基金安全的涵义 | 第20页 |
2.2 社会保险基金安全的影响因素 | 第20-22页 |
2.2.1 对社会保险基金安全影响因素的分析 | 第20-21页 |
2.2.2 社会保险基金安全影响因素的分类 | 第21-22页 |
2.3 社会保险基金安全影响因素的作用与政府监管重点 | 第22-24页 |
3 社会保险基金安全现状评价 | 第24-31页 |
3.1 社保基金运行面临的总体形势 | 第24页 |
3.2 社保基金安全现状 | 第24-28页 |
3.2.1 收大于支,区域不平衡 | 第24-26页 |
3.2.2 基金投资收益偏低,隐性损失大 | 第26-27页 |
3.2.3 基金违法违规现象屡禁不绝,但数量逐步减少 | 第27-28页 |
3.3 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8-31页 |
3.3.1 从基金收支平衡分析 | 第28-29页 |
3.3.2 从基金贬值情况分析 | 第29-30页 |
3.3.3 从基金违法违规行为分析 | 第30-31页 |
4 社会保险基金安全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第31-40页 |
4.1 构建基金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 第31页 |
4.1.1 总体目标 | 第31页 |
4.1.2 基本原则 | 第31页 |
4.2 基金安全评估体系指标设计 | 第31-33页 |
4.2.1 基金支撑状况 | 第31-32页 |
4.2.2 资产管理状况 | 第32页 |
4.2.3 风险管控状况 | 第32-33页 |
4.3 指标权重确定 | 第33-38页 |
4.3.1 指标的层次化处理 | 第33-34页 |
4.3.2 指标判断矩阵的构建 | 第34-37页 |
4.3.3 计算权重 | 第37页 |
4.3.4 一致性检验 | 第37-38页 |
4.4 基金安全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第38-40页 |
5 社会保险基金安全评估体系的运用验证:基于重庆的分析 | 第40-45页 |
5.1 数据来源 | 第40-41页 |
5.2 基金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的计算结果 | 第41-42页 |
5.3 基金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的性能分析 | 第42-43页 |
5.4 基金安全评估指标体系验证结论 | 第43-45页 |
6 社保基金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应用与政策建议 | 第45-50页 |
6.1 基金安全评估方法 | 第45页 |
6.1.1 评估方法 | 第45页 |
6.1.2 评估方式 | 第45页 |
6.2 基金安全评估程序 | 第45-48页 |
6.2.1 前期准备阶段 | 第46-47页 |
6.2.2 组织实施阶段 | 第47页 |
6.2.3 结果运用阶段 | 第47-48页 |
6.3 基金安全评估结果的使用 | 第48-49页 |
6.3.1 建立评估结果公开机制 | 第48页 |
6.3.2 实施差异化监管 | 第48页 |
6.3.3 加强基金安全形势的调度分析 | 第48-49页 |
6.4 政策建议 | 第49-50页 |
6.4.1 建立权威性的基金安全评估指标体系 | 第49页 |
6.4.2 评估结果的公布与舆情干预 | 第49页 |
6.4.3 加强对基金安全形势的预警预判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