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21页 |
1.1 柚皮苷药理作用及生理活性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1.1.1 柚皮苷概述 | 第11页 |
1.1.2 柚皮苷的生物活性 | 第11-13页 |
1.1.3 柚皮苷的安全性 | 第13-14页 |
1.2 柚苷酶 | 第14-16页 |
1.2.1 柚苷酶概述 | 第14-15页 |
1.2.2 柚苷酶的应用 | 第15-16页 |
1.3 黄酮类化合物的改性 | 第16-18页 |
1.3.1 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 | 第16-17页 |
1.3.2 糖基化修饰 | 第17页 |
1.3.3 去糖基化修饰 | 第17-18页 |
1.3.4 酰化修饰 | 第18页 |
1.4 微胶囊技术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1.4.1 微胶囊技术概述 | 第18页 |
1.4.2 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 第18-19页 |
1.4.3 黄酮类化合物微胶囊化 | 第19-20页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5.1 本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0页 |
1.5.2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2章 酶法转化柚皮苷制备普鲁宁工艺研究 | 第21-39页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1-26页 |
2.1.1 材料与试剂 | 第21-22页 |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2-23页 |
2.1.3 试验方法 | 第23-26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6-37页 |
2.2.1 柚皮苷的酶催化过程 | 第26-34页 |
2.2.2 普鲁宁的分离纯化 | 第34-35页 |
2.2.3 柚皮苷酶解产普鲁宁产物定性分析 | 第35-37页 |
2.3 小结 | 第37-39页 |
第3章 柚皮苷及其酶解产物生物活性研究 | 第39-51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9-44页 |
3.1.1 材料与试剂 | 第39-40页 |
3.1.2 主要溶液及配置 | 第40-41页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1页 |
3.1.4 试验方法 | 第41-44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44-50页 |
3.2.1 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 第44-46页 |
3.2.2 抑菌活性的测定 | 第46-48页 |
3.2.3 体外抑酶活性测定 | 第48-50页 |
3.3 小结 | 第50-51页 |
第4章 柚皮苷及其酶解产物微胶囊制备 | 第51-61页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51-54页 |
4.1.1 主要试剂及药品 | 第51页 |
4.1.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51-52页 |
4.1.3 试验方法 | 第52-54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54-60页 |
4.2.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54-55页 |
4.2.2 海藻酸钠浓度对柚皮苷微胶囊的影响 | 第55-56页 |
4.2.3 氯化钙浓度对于柚皮苷微胶囊的影响 | 第56页 |
4.2.4 壳聚糖浓度对于柚皮苷微胶囊的影响 | 第56-57页 |
4.2.5 pH对于柚皮苷微胶囊的影响 | 第57-58页 |
4.2.6 锐孔法制备柚皮苷微胶囊最佳工艺参数的确定 | 第58-59页 |
4.2.7 柚皮苷微胶囊在模拟胃液和模拟小肠液中释放效果测定 | 第59-60页 |
4.3 小结 | 第60-61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5.1 结论 | 第61页 |
5.2 展望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