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冻土导热系数的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20页 |
1.2.1 冻土导热系数测试方法 | 第11-12页 |
1.2.2 冻土导热系数计算模型 | 第12-17页 |
1.2.3 冻土导热系数的影响因素 | 第17-20页 |
1.3 冻土温度场的研究现状分析 | 第20-26页 |
1.3.1 土体温度场的调查和试验研究 | 第20-21页 |
1.3.2 基于热传导方程的冻土温度场计算 | 第21-24页 |
1.3.3 冻土热参数测试和计算现状分析 | 第24-26页 |
1.4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1.4.1 冻土导热系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1.4.2 冻土热参数和温度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7-28页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8-31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30页 |
1.5.3 论文组织结构 | 第30-31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二章 基于紧密排列土柱模型的冻土热参数研究 | 第32-41页 |
2.1 土体几何模型 | 第32-35页 |
2.1.1 土柱模型假设 | 第32-33页 |
2.1.2 初始阶段冻土中各相比例的计算 | 第33-34页 |
2.1.3 接触阶段冻土中各相比例的计算 | 第34-35页 |
2.2 热参数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35-36页 |
2.2.1 计算比例确定 | 第35-36页 |
2.2.2 热参数确定 | 第36页 |
2.3 不同负温下的热参数确定与计算 | 第36-37页 |
2.4 冻结试验及温度场数值计算 | 第37-38页 |
2.4.1 冻结试验 | 第37-38页 |
2.4.2 温度场数值计算 | 第38页 |
2.5 结果对比分析 | 第38-4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基于球体聚合模型的冻土导热系数研究 | 第41-50页 |
3.1 正交热传导几何模型 | 第41-43页 |
3.1.1 初始冻结阶段导热比例计算 | 第42页 |
3.1.2 接触阶段导热比例计算 | 第42页 |
3.1.3 几何模型计算比例的确定 | 第42-43页 |
3.2 计算模型建立 | 第43-46页 |
3.2.1 Johansen经验模型 | 第44页 |
3.2.2 Wiener理论模型 | 第44-45页 |
3.2.3 混合流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45-46页 |
3.3 修正的正交热传导几何模型 | 第46-47页 |
3.4 试验验证和分析 | 第47-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考虑固-液界面影响的冻土导热系数模型研究 | 第50-58页 |
4.1 冻土导热系数经验模型 | 第50-51页 |
4.2 考虑固-液界面的冻土导热系数模型 | 第51-53页 |
4.3 冻土导热系数和冻结温度测试 | 第53-54页 |
4.4 模型有效性分析 | 第54-57页 |
4.4.1 Johansen法分析 | 第54-55页 |
4.4.2 Wiener平行流法分析 | 第55-56页 |
4.4.3 考虑固-液界面方法的理论计算 | 第56页 |
4.4.4 实验数据对比分析 | 第56-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热参数对冻土温度场的影响及敏感性分析 | 第58-67页 |
5.1 冻土温度场计算方法 | 第58-59页 |
5.2 冻土热参数测试试验及修正 | 第59-60页 |
5.2.1 冻土的热参数测试 | 第59页 |
5.2.2 基于Johansen法的热参数修正 | 第59-60页 |
5.3 温度场数值计算及冻结试验 | 第60-62页 |
5.3.1 温度场数值计算设计 | 第60-62页 |
5.3.2 温度场冻结试验 | 第62页 |
5.4 结果对比分析 | 第62-65页 |
5.4.1 模拟值交互分析 | 第63-65页 |
5.4.2 模拟值与实测值对比分析 | 第6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六章 基于未冻水含量确定的热参数对温度场的影响分析 | 第67-77页 |
6.1 冻土热参数和未冻水含量测试 | 第67-69页 |
6.1.1 导热系数测试 | 第67-68页 |
6.1.2 比热容测试 | 第68-69页 |
6.1.3 未冻水含量测试 | 第69页 |
6.2 基于未冻水含量的冻土热参数计算 | 第69-72页 |
6.2.1 基于导热系数反演未冻水含量 | 第69-70页 |
6.2.2 比热反演未冻水含量 | 第70-71页 |
6.2.3 未冻水实测值与计算值对比 | 第71-72页 |
6.3 土体温度场冻结试验与数值计算 | 第72-74页 |
6.3.1 土体温度场冻结试验 | 第73页 |
6.3.2 冻土温度场数值计算 | 第73-74页 |
6.4 结果分析 | 第74-76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七章 潜热释放区间假设对冻土温度场的影响分析 | 第77-88页 |
7.1 不同潜热释放区间的温度场计算 | 第77-80页 |
7.2 潜热影响下的温度场分析 | 第80-83页 |
7.3 基于面积平衡法的潜热总量计算 | 第83-85页 |
7.3.1 关于未冻水和潜热的讨论 | 第83页 |
7.3.2 面积平衡法在潜热区间假设中的应用 | 第83-85页 |
7.4 冻土潜热转化为比热的方法 | 第85-86页 |
7.5 冻土热传导过程的非线性讨论 | 第86-87页 |
7.6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8-92页 |
8.1 结论 | 第88-89页 |
8.2 创新点 | 第89-90页 |
8.3 展望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8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98-102页 |
致谢 | 第102-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