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及混合储能系统能量分配策略的微网优化调度
|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8-14页 |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1.2.1 含混合储能系统的微网运行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1.2.2 混合储能系统能量基本分配策略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1.2.3 混合储能系统能量协调分配策略研究现状 | 第11页 |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1-14页 |
| 2 储能技术组合优选以及混合储能系统模型 | 第14-30页 |
| 2.1 主要储能技术 | 第14-17页 |
| 2.2 储能技术组合方式优选 | 第17-23页 |
| 2.2.1 改进AHP确定指标主观权重 | 第17-19页 |
| 2.2.2 熵权法确定指标客观权重 | 第19-20页 |
| 2.2.3 模糊综合评价 | 第20页 |
| 2.2.4 储能组合方式优选 | 第20-23页 |
| 2.3 混合储能系统的拓扑结构 | 第23-26页 |
| 2.3.1 消极混合储能系统 | 第23-24页 |
| 2.3.2 半主动混合储能系统 | 第24页 |
| 2.3.3 全主动混合储能系统 | 第24-26页 |
| 2.4 混合储能系统通用稳态分析模型 | 第26-27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7-30页 |
| 3 含混合储能系统的微电网优化运行 | 第30-46页 |
| 3.1 含混合储能系统的微网模型 | 第30-32页 |
| 3.1.1 微网结构 | 第30-31页 |
| 3.1.2 微型燃气轮机出力模型 | 第31页 |
| 3.1.3 风电机组出力模型 | 第31-32页 |
| 3.1.4 光伏出力模型 | 第32页 |
| 3.2 混合储能系统的能量分配以及寿命成本 | 第32-34页 |
| 3.2.1 储能系统循环充放电次数和深度的计算 | 第32-33页 |
| 3.2.2 混合储能系统的寿命损耗折算成本 | 第33-34页 |
| 3.3 含混合储能系统的微网优化调度模型 | 第34-37页 |
| 3.3.1 微网运行成本 | 第34-35页 |
| 3.3.2 微网运行约束条件 | 第35-37页 |
| 3.4 含混合储能系统的微网优化调度模型求解 | 第37-39页 |
| 3.4.1 基于自然选择的改进粒子群算法 | 第37-38页 |
| 3.4.2 惩罚函数的改进 | 第38页 |
| 3.4.3 算法流程 | 第38-39页 |
| 3.5 算例分析 | 第39-44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 4 混合储能系统的能量协调分配控制策略 | 第46-60页 |
| 4.1 混合储能系统能量模糊协调分配策略 | 第46-47页 |
| 4.1.1 模糊控制理论 | 第46-47页 |
| 4.1.2 混合储能系统能量分配策略 | 第47页 |
| 4.2 混合储能系统能量协调分配策略的实现 | 第47-54页 |
| 4.2.1 输入输出的模糊化 | 第47-49页 |
| 4.2.2 基于荷电状态的能量分配优先级分析 | 第49-51页 |
| 4.2.3 模糊规则制定 | 第51-52页 |
| 4.2.4 能量协调分配的实现 | 第52-54页 |
| 4.3 算例分析 | 第54-59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 5.1 结论 | 第60-61页 |
| 5.2 展望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 附录 | 第70页 |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0页 |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