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绪论 | 第11-14页 |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一章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文化宣传环境及纪录片的价值导向 | 第14-17页 |
第一节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文化宣传环境 | 第14-15页 |
第二节 文化旅游纪录片的价值导向 | 第15-17页 |
一、文化旅游纪录片需要体现的社会关注与社会价值 | 第15页 |
二、文化旅游纪录片需要体现的人文关怀 | 第15-16页 |
三、文化旅游纪录片承载的历史遗产价值 | 第16页 |
四、化旅游纪录片与地方的经济息息相关 | 第16-17页 |
第二章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文化旅游纪录片的创作手法及案例分析 | 第17-26页 |
第一节 文化旅游纪录片的创作手法 | 第17-22页 |
一、采用多元化的叙事方法,增强纪录片的可视性 | 第17-18页 |
二、着重表现矛盾与冲突,增强纪录片的趣味性 | 第18-19页 |
三、强化艺术渲染,增强纪录片的艺术性 | 第19页 |
四、传承地域历史文化,增强纪录片的真实性 | 第19-21页 |
五、精炼语言文字,升华纪录片主题 | 第21-22页 |
第二节 “一带一路”文化旅游纪录片案例分析 | 第22-26页 |
一、纪录片《河西走廊》概述 | 第22-23页 |
二、纪录片《丝绸之路》概述 | 第23-24页 |
三、《河西走廊》与《丝绸之路》在声画语言上的比较 | 第24-26页 |
第三章 纪录片《小雷音寺》创作手法及价值体现 | 第26-32页 |
第一节 《小雷音寺》选材背景及意义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小雷音寺》创作手法分析 | 第27-29页 |
一、表现手法 | 第27-28页 |
二、声画语言 | 第28-29页 |
第三节 《小雷音寺》的价值体现 | 第29-32页 |
一、社会价值 | 第29-30页 |
二、文化价值 | 第30页 |
三、历史价值 | 第30-31页 |
四、经济价值 | 第31-32页 |
结语 | 第32-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附录 1:《小雷音寺》导演阐述 | 第38-42页 |
附录 2:《小雷音寺》解说词 | 第42-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