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远县耕地后备资源评价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9-20页 |
1.1 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0-17页 |
1.2.1 耕地后备资源评价国内研究综述 | 第10-15页 |
1.2.2 耕地后备资源评价国外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20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7-18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3.4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2 安远县耕地后备资源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2.1 土地稀缺理论 | 第20-21页 |
2.2 土地评价理论 | 第21-22页 |
2.3 耕地占补平衡理论 | 第22-24页 |
3 安远县耕地后备资源现状分析 | 第24-32页 |
3.1 安远县简介 | 第24-27页 |
3.1.1 自然现状 | 第25页 |
3.1.2 社会经济现状 | 第25-26页 |
3.1.3 土地利用现状 | 第26-27页 |
3.2 安远县耕地后备资源现状分析 | 第27-31页 |
3.2.1 安远县耕地后备资源类型 | 第27页 |
3.2.2 安远县耕地后备资源数量 | 第27-28页 |
3.2.3 安远县耕地后备资源分布 | 第28-30页 |
3.2.4 安远县耕地后备资源特点 | 第30-31页 |
3.3 小结 | 第31-32页 |
4 安远县耕地后备资源评价 | 第32-53页 |
4.1 耕地后备资源评价相关技术规范 | 第32-35页 |
4.2 安远县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技术规范确定 | 第35-36页 |
4.2.1 耕地后备资源评价单元确定方法 | 第35页 |
4.2.2 耕地后备资源类型 | 第35页 |
4.2.3 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方法 | 第35页 |
4.2.4 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指标体系 | 第35-36页 |
4.3 安远县耕地后备资源评价 | 第36-49页 |
4.3.1 安远县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指标限制条件 | 第36-38页 |
4.3.2 安远县耕地后备资源评价 | 第38-46页 |
4.3.3 安远县耕地后备资源评价结果 | 第46-49页 |
4.4 安远县耕地后备资源宜耕地特点 | 第49-51页 |
4.5 小结 | 第51-53页 |
5 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53-56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3-55页 |
5.2 讨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