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农业资源类型及评价论文

安远县耕地后备资源评价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9-20页
    1.1 目的与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10-17页
        1.2.1 耕地后备资源评价国内研究综述第10-15页
        1.2.2 耕地后备资源评价国外研究综述第15-17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7-20页
        1.3.1 研究目标第17-18页
        1.3.2 研究内容第18页
        1.3.3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3.4 技术路线第19-20页
2 安远县耕地后备资源评价的理论基础第20-24页
    2.1 土地稀缺理论第20-21页
    2.2 土地评价理论第21-22页
    2.3 耕地占补平衡理论第22-24页
3 安远县耕地后备资源现状分析第24-32页
    3.1 安远县简介第24-27页
        3.1.1 自然现状第25页
        3.1.2 社会经济现状第25-26页
        3.1.3 土地利用现状第26-27页
    3.2 安远县耕地后备资源现状分析第27-31页
        3.2.1 安远县耕地后备资源类型第27页
        3.2.2 安远县耕地后备资源数量第27-28页
        3.2.3 安远县耕地后备资源分布第28-30页
        3.2.4 安远县耕地后备资源特点第30-31页
    3.3 小结第31-32页
4 安远县耕地后备资源评价第32-53页
    4.1 耕地后备资源评价相关技术规范第32-35页
    4.2 安远县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技术规范确定第35-36页
        4.2.1 耕地后备资源评价单元确定方法第35页
        4.2.2 耕地后备资源类型第35页
        4.2.3 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方法第35页
        4.2.4 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第35-36页
    4.3 安远县耕地后备资源评价第36-49页
        4.3.1 安远县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指标限制条件第36-38页
        4.3.2 安远县耕地后备资源评价第38-46页
        4.3.3 安远县耕地后备资源评价结果第46-49页
    4.4 安远县耕地后备资源宜耕地特点第49-51页
    4.5 小结第51-53页
5 研究结论与讨论第53-56页
    5.1 研究结论第53-55页
    5.2 讨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区发现算法推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公安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问题对策及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