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18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1 高斯过程方法及其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2 智能算法用于天线应用研究的发展现状 | 第16-17页 |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主要章节安排 | 第17-18页 |
第2章 高斯过程 | 第18-24页 |
2.1 高斯过程模型 | 第18-21页 |
2.1.1 高斯过程基本原理 | 第18-19页 |
2.1.2 高斯过程模型建立和评估方法 | 第19-21页 |
2.2 粒子群优化算法简介 | 第21-22页 |
2.3 电磁仿真软件HFSS及其调用方法简介 | 第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3章 基于自主更新的高斯过程模型在天线中的应用 | 第24-32页 |
3.1 基于粒子群与自主更新高斯过程模型协同优化算法 | 第24-25页 |
3.2 测试函数 | 第25-26页 |
3.3 矩形双频微带天线的建模与优化设计 | 第26-30页 |
3.3.1 矩形双频微带天线 | 第26-27页 |
3.3.2 矩形双频微带天线的建模 | 第27-28页 |
3.3.3 矩形双频微带天线的优化 | 第28-3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4章 基于新形核函数的高斯过程模型在天线中的应用 | 第32-52页 |
4.1 基于新形核函数的高斯过程模型 | 第32-35页 |
4.1.1 新形核函数 | 第32页 |
4.1.2 基于新形核函数高斯过程的函数拟合实验 | 第32-35页 |
4.2 矩形双频微带天线的建模与优化设计 | 第35-36页 |
4.3 WLAN双频单极子天线的建模与优化设计 | 第36-39页 |
4.3.1 WLAN双频单极子天线 | 第36-38页 |
4.3.2 WLAN双频单极子天线的建模 | 第38页 |
4.3.3 WLAN双频单极子天线的优化 | 第38-39页 |
4.4 圆环型微带天线的建模与谐振频率预测 | 第39-44页 |
4.4.1 IE3D仿真软件 | 第39-40页 |
4.4.2 圆环型微带天线 | 第40-41页 |
4.4.3 圆环型微带天线的建模 | 第41页 |
4.4.4 圆环型微带天线的谐振频率预测 | 第41-44页 |
4.5 E型微带天线的建模与谐振频率预测 | 第44-49页 |
4.5.1 E型微带天线 | 第44-46页 |
4.5.2 E型微带天线的建模 | 第46页 |
4.5.3 E型微带天线的谐振频率预测 | 第46-4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9-52页 |
第5章 基于先验知识的高斯过程模型在天线中的应用 | 第52-66页 |
5.1 基于以公式为先验知识的高斯过程模型 | 第52-53页 |
5.2 侧馈矩形微带天线的建模与优化设计 | 第53-56页 |
5.2.1 侧馈矩形微带天线 | 第53-54页 |
5.2.2 侧馈矩形微带天线的建模 | 第54-55页 |
5.2.3 侧馈矩形微带天线的优化 | 第55-56页 |
5.3 基于以粗网格为先验知识的高斯过程模型 | 第56-59页 |
5.4 圆锥喇叭天线的建模与优化设计 | 第59-64页 |
5.4.1 圆锥喇叭天线 | 第59-61页 |
5.4.2 圆锥喇叭天线的建模 | 第61页 |
5.4.3 圆锥喇叭天线的优化设计 | 第61-6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6章 基于两阶段高斯过程建模方法在天线中的应用 | 第66-84页 |
6.1 基于两阶段的高斯过程建模方法 | 第66-68页 |
6.2 倒F天线的建模与优化设计 | 第68-74页 |
6.2.1 倒F天线 | 第68-70页 |
6.2.2 倒F天线的建模 | 第70-71页 |
6.2.3 倒F天线的优化设计 | 第71-74页 |
6.3 双频PIFA天线的谐振频率预测 | 第74-82页 |
6.3.1 双频PIFA天线 | 第74-75页 |
6.3.2 双频PIFA天线的建模 | 第75-76页 |
6.3.3 双频PIFA天线的谐振频率预测 | 第76-82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2-94页 |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奖励 | 第94-96页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