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1.2 研究进展 | 第9-13页 |
| 1.2.1 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 1.2.2 综合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 1.2.3 GIS应用情况 | 第12-13页 |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1.4 创新点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养殖用海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15-21页 |
| 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15页 |
| 2.2 海水养殖适宜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15-17页 |
| 2.2.1 自然环境因素 | 第16-17页 |
| 2.2.2 社会因素 | 第17页 |
| 2.3 评价指标体系 | 第17-21页 |
| 2.3.1 水质污染综合指数计算方法 | 第18-19页 |
| 2.3.2 富营养化评价方法 | 第19页 |
| 2.3.3 沉积物综合质量 | 第19-20页 |
| 2.3.4 评价指标体系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养殖用海适宜性综合评价 | 第21-24页 |
| 3.1 评价指标归一化 | 第21页 |
| 3.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第21-23页 |
| 3.3 适宜性综合评价指数 | 第23-24页 |
| 第四章 基于GIS的长海海域环境分析 | 第24-38页 |
| 4.1 长海县概况 | 第24-26页 |
| 4.1.1 长海县自然环境概况 | 第24-25页 |
| 4.1.2 长海县渔业发展与海水养殖现状 | 第25-26页 |
| 4.2 大连市长海海域海洋功能区划 | 第26-27页 |
| 4.3 基于GIS的长海县海洋环境现状分析 | 第27-31页 |
| 4.3.1 数据来源 | 第27-29页 |
| 4.3.2 评价标准 | 第29-31页 |
| 4.4 长海海域各项指标平面分布 | 第31-38页 |
| 4.4.1 温度、盐度、深度平面分布 | 第31-32页 |
| 4.4.2 叶绿素浓度平面分布 | 第32页 |
| 4.4.3 长海海域各水质因子的平面分布 | 第32-34页 |
| 4.4.4 重金属浓度平面分布 | 第34-36页 |
| 4.4.5 长海海域海洋环境质量 | 第36-38页 |
| 第五章 长海县养殖用海适宜性分区研究 | 第38-48页 |
| 5.1 适宜性指标体系及权重确定 | 第38-42页 |
| 5.1.1 虾夷扇贝底播养殖适宜性指标体系及权重确定 | 第38-40页 |
| 5.1.2 深水网箱养殖适宜性指标权重确定 | 第40-42页 |
| 5.2 评价指标量化分级 | 第42-44页 |
| 5.3 养殖用海适宜性综合评价 | 第44-48页 |
| 5.3.1 虾夷扇贝底播养殖用海适宜性评价 | 第44-45页 |
| 5.3.2 深水网箱养殖用海适宜性评价 | 第45-48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48-50页 |
| 6.1 主要结论 | 第48页 |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48-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56-59页 |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