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居住区规划论文

基于行为模式的寒地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6页
        1.1.1 居民冬季休闲活动参与度低第11-12页
        1.1.2 活动空间内容匮乏,影响居民行为选择第12-13页
        1.1.3 公共空间环境友好行为下降第13页
        1.1.4 植物景观设计欠缺第13-14页
        1.1.5 缺乏地域特色第14页
        1.1.6 景观可识别性差第14页
        1.1.7 寒地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影响因素第14-16页
    1.2 目的与意义第16页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第16-19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2 研究方法第17页
        1.3.3 研究框架第17-19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及国内外发展现状研究第19-27页
    2.1 相关概念第19-20页
        2.1.1 行为与心理第19页
        2.1.2 行为模式第19页
        2.1.3 寒地城市第19-20页
        2.1.4 居住区景观第20页
    2.2 相关理论第20-22页
        2.2.1 环境行为心理学基础理论第20-22页
        2.2.2 景观生态学理论第22页
        2.2.3 地域文化理论第22页
    2.3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22-27页
        2.3.1 寒地城市居住区景观国内研究概况第22-24页
        2.3.2 寒地城市居住区景观国外研究概况第24-25页
        2.3.3 寒地城市居住区景观现状及发展趋势第25-26页
        2.3.4 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寒地居住区居民行为模式及特点第27-38页
    3.1 居住区居民心理、行为需求分析第27-29页
        3.1.1 基础需求第28-29页
        3.1.2 高级需求第29页
    3.2 居住区居民行为活动类型分析第29-30页
        3.2.1 必要性活动第29页
        3.2.2 自发性活动第29-30页
        3.2.3 社会性活动第30页
    3.3 寒地居民的行为特点第30-32页
        3.3.1 趋光性第30页
        3.3.2 亲冰、雪性第30-31页
        3.3.3 聚集性第31-32页
        3.3.4 依靠性第32页
        3.3.5 抄近路第32页
    3.4 不同群体的心理、行为特点研究第32-34页
        3.4.1 儿童、青少年心理和行为特点第32-33页
        3.4.2 老年人心理和行为特点第33-34页
        3.4.3 成年人心理和行为特点第34页
    3.5 寒地居住区居民典型行为模式第34-35页
        3.5.1 以步行为主的行为模式第34页
        3.5.2 以休憩、逗留为主的行为模式第34-35页
        3.5.3 以娱乐为主的行为模式第35页
        3.5.4 典型行为模式的时间分布第35页
    3.6 寒地居住区景观对城市居民活动的影响第35-37页
        3.6.1 交通阻力第35-36页
        3.6.2 物质环境的配置第36-37页
    3.7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相关案例及实例分析第38-57页
    4.1 沈阳“富邦一品”案例分析第39-40页
        4.1.1 项目概况第39页
        4.1.2 总体设计分析第39页
        4.1.3 设计借鉴第39-40页
    4.2 抚顺市“浑河城”项目案例分析第40-42页
        4.2.1 项目概况第40页
        4.2.2 总体设计分析第40页
        4.2.3 设计借鉴第40-42页
    4.3 大连“易和岭秀滨城”案例分析第42-44页
        4.3.1 项目概况第42页
        4.3.2 总体设计分析第42-43页
        4.3.3 设计借鉴第43-44页
    4.4 大连“万达公馆——帕莱登”案例分析第44-45页
        4.4.1 项目概况第44页
        4.4.2 总体设计分析第44-45页
        4.4.3 设计借鉴第45页
    4.5 长春市华亿红府居住区景观实例分析第45-49页
        4.5.1 项目概况第45-46页
        4.5.2 使用情况分析第46-48页
        4.5.3 使用者行为的观察第48-49页
        4.5.4 小结第49页
    4.6 长春万科城居住区景观设计实例分析第49-54页
        4.6.1 项目概况第49-50页
        4.6.2 使用情况分析第50-52页
        4.6.3 使用者行为的观察第52-53页
        4.6.4 小结第53-54页
    4.7 寒地居住区相关案例和实例分析总结第54-57页
        4.7.1 寒地居住区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第54页
        4.7.2 影响居民行为模式的因素第54-57页
第五章 基于行为模式的寒地居住区景观设计对策第57-63页
    5.1 基于行为模式的寒地居住区景观设计策略第57-58页
        5.1.1 气候适应性策略第57页
        5.1.2 空间共享性策略第57-58页
        5.1.3 生态景观设计策略第58页
    5.2 基于寒地行为模式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原则第58-60页
        5.2.1 安全性原则第58-59页
        5.2.2 舒适性原则第59页
        5.2.3 私密性原则第59页
        5.2.4 文化性原则第59页
        5.2.5 生态性原则第59-60页
    5.3 基于行为模式的寒地居住区景观要素设计第60-62页
        5.3.1 植物景观第60页
        5.3.2 水景景观第60页
        5.3.3 道路场所第60-61页
        5.3.4 景观小品第61-62页
        5.3.5 夜景照明第62页
    5.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六章 哈尔滨宝宇天邑澜湾居住区景观设计实践第63-81页
    6.1 项目概况第63-66页
        6.1.1 项目背景第63页
        6.1.2 区位分析第63页
        6.1.3 项目优势第63页
        6.1.4 现状分析第63-64页
        6.1.5 规划空间尺度分析第64页
        6.1.6 居住人群及活动场地分析第64-65页
        6.1.7 竖向分析第65-66页
    6.2 总体设计第66-72页
        6.2.1 策略及原则第66-67页
        6.2.2 景观结构设计第67页
        6.2.3 规划设计愿景第67页
        6.2.4 设计定位及构思第67页
        6.2.5 道路系统设计第67-68页
        6.2.6 功能分区设计第68-69页
        6.2.7 景观节点设计第69-72页
    6.3 专项设计第72-81页
        6.3.1 植物设计第72-75页
        6.3.2 水景设计第75-76页
        6.3.3 铺装设计第76-77页
        6.3.4 标识设计第77页
        6.3.5 景观小品设计第77-79页
        6.3.6 夜景照明设计第79页
        6.3.7 商业街景观设计第79-81页
结论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7页
附录第87页
附录A 设计图纸第87-90页
附录B 展板图纸第90-92页
附录C 景观设计植物表第92-95页
作者简介第95-96页
致谢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颐老养生文化园规划设计研究--以长春市双阳仙鹿谷养生文化园为例
下一篇:城市慢行空间的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石家庄市一环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