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7-15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7页 |
第二节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7-9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7-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一、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第12-14页 |
一、基本构想 | 第12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三、论文结构 | 第13-14页 |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4-15页 |
一、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14页 |
二、本文研究的不足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民警职业压力化解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一、青年民警 | 第15页 |
二、职业压力 | 第15-16页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一、激励理论 | 第16-18页 |
二、个体-环境匹配理论 | 第18-19页 |
第三章 A区青年民警职业压力化解机制现状与问题 | 第19-39页 |
第一节 A区青年民警职业压力的整体情况 | 第19-22页 |
一、A区治安概况 | 第19-20页 |
二、A区青年民警概况 | 第20-22页 |
第二节 A区青年民警职业压力化解机制现状 | 第22-28页 |
一、从源头提高民警准入门槛 | 第23页 |
二、最大程度减少潜在压力源 | 第23-27页 |
三、直面无法消除的压力源 | 第27-28页 |
第三节 A区青年民警职业压力化解实证分析 | 第28-34页 |
一、实证调研总体介绍 | 第28-29页 |
二、实证结果描述 | 第29-34页 |
第四节 基于实证分析A区青年民警职业压力化解机制问题透视 | 第34-39页 |
一、压力预防的职责边界设定缺失 | 第34-35页 |
二、压力化解的过程不科学 | 第35-37页 |
三、压力救济的物质激励不足 | 第37-38页 |
四、压力疏导的心理援助不全面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国内外经验借鉴 | 第39-44页 |
第一节 国内经验借鉴 | 第39-41页 |
一、香港警队人性化管理的经验总结 | 第39-40页 |
二、福州民警管理的经验做法 | 第40-41页 |
第二节 国外经验借鉴 | 第41-44页 |
一、新加坡警队管理的经验做法 | 第41-42页 |
二、法国警务运作的经验总结 | 第42-44页 |
第五章 A区青年民警职业压力化解机制的优化 | 第44-51页 |
一、职能重心的明确化 | 第44-46页 |
二、工作绩效考核办法的科学化 | 第46页 |
三、激励手段的合理多元化 | 第46-48页 |
四、培训体系的全面化 | 第48-49页 |
五、青年民警专业心理辅导的常态化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
附录 | 第57-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