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网壳结构发展概况 | 第10-15页 |
1.2.1 我国网壳结构发展概况 | 第10-13页 |
1.2.2 国外网壳结构发展概况 | 第13-15页 |
1.3 网壳结构优缺点 | 第15-16页 |
1.4 本文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圆锥面网壳结构参数化设计 | 第18-32页 |
2.1 圆锥面网壳参数化设计思想 | 第18页 |
2.2 圆锥面网壳几何描述 | 第18页 |
2.3 模型参数化设计 | 第18-25页 |
2.3.1 肋环型圆锥面网壳参数化建模 | 第19-20页 |
2.3.2 施威德勒型圆锥面网壳参数化建模 | 第20-21页 |
2.3.3 联方型圆锥面网壳参数化建模 | 第21-22页 |
2.3.4 凯威特型圆锥面网壳参数化建模 | 第22-23页 |
2.3.5 三向网格型圆锥面网壳参数化建模 | 第23-24页 |
2.3.6 短程线型圆锥面网壳参数化建模 | 第24-25页 |
2.4 六种单层圆锥面网壳宏、微观几何关系式的推导 | 第25-29页 |
2.4.1 肋环型圆锥面网壳宏、微观几何关系式的建立 | 第26页 |
2.4.2 施威德勒型圆锥面网壳宏、微观几何关系式的建立 | 第26页 |
2.4.3 联方型圆锥面网壳宏、微观几何关系式的建立 | 第26页 |
2.4.4 凯威特型圆锥面网壳宏、微观几何关系式的建立 | 第26-27页 |
2.4.5 三向网格型圆锥面网壳宏、微观几何关系式的建立 | 第27-28页 |
2.4.6 短程线型圆锥面网壳宏、微观几何关系式的建立 | 第28页 |
2.4.7 几何参数关系式的工程应用 | 第28-29页 |
2.5 单层圆锥面网壳结构设计 | 第29-31页 |
2.5.1 荷载设计 | 第30页 |
2.5.2 结构杆件设计 | 第30-31页 |
2.5.3 结构节点设计 | 第3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单层圆锥面网壳静力性能比对分析 | 第32-43页 |
3.1 前言 | 第32页 |
3.2 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 | 第32页 |
3.3 单层圆锥面网壳静力性能比对分析 | 第32-36页 |
3.4 圆锥面网壳静力性能的影响因素 | 第36-42页 |
3.4.1 跨度S对网壳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 | 第36-37页 |
3.4.2 矢高f对网壳结构的受力性能的影响 | 第37-38页 |
3.4.3 环向区域份数Kn对网壳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 | 第38-40页 |
3.4.4 径向节点圈数Nx对网壳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 | 第40-41页 |
3.4.5 支座形式对网壳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 | 第41-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单层圆锥面网壳结构形状优化设计 | 第43-51页 |
4.1 网壳结构形状优化理论 | 第43-44页 |
4.1.1 截面优化模型 | 第43-44页 |
4.1.2 形状优化模型 | 第44页 |
4.2 形状优化程序设计 | 第44-45页 |
4.2.1 单层圆锥面网壳结构形状优化数学模型 | 第44-45页 |
4.2.2 单层圆锥面网壳结构形状优化程序设计 | 第45页 |
4.3 单层圆锥面网壳结构形状优化 | 第45-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单层圆锥面网壳地震响应分析 | 第51-63页 |
5.1 结构基本参数信息 | 第51页 |
5.2 单层圆锥面网壳结构的自振特性分析 | 第51-55页 |
5.2.1 自振特性分析原理 | 第51-52页 |
5.2.2 自振特性分析 | 第52-55页 |
5.3 各种宏观几何参数变化对网壳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 第55-57页 |
5.3.1 跨度S对振频的影响 | 第55-56页 |
5.3.2 矢高f对振频的影响 | 第56页 |
5.3.3 环向区域份数Kn对振频的影响 | 第56-57页 |
5.3.4 径向节点圈数Nx对振频的影响 | 第57页 |
5.4 单层圆锥面网壳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 第57-62页 |
5.4.1 时程分析基本理论 | 第58页 |
5.4.2 三向地震作用下地震响应分析 | 第58-59页 |
5.4.3 跨度S对地震响应的影响 | 第59-60页 |
5.4.4 矢高f对地震响应的影响 | 第60页 |
5.4.5 环向区域份数Kn对地震响应的影响 | 第60-61页 |
5.4.6 径向节点圈数Nx对地震响应的影响 | 第61-6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6.1 总结 | 第63-64页 |
6.2 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 | 第68-71页 |
后记 | 第71-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状况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