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车库天然采光设计策略与应用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 课题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11-13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2.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1.3.1 国外相关课题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3.2 国内相关课题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6-18页 |
1.4.1 文献研究法 | 第16页 |
1.4.2 实地调研法 | 第16-17页 |
1.4.3 模拟分析法 | 第17页 |
1.4.4 综合分析,比较归纳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地下车库天然采光现状调查研究 | 第18-36页 |
2.1 地下车库类型 | 第18-21页 |
2.1.1 单建式地下车库 | 第18-19页 |
2.1.2 附建式地下车库 | 第19页 |
2.1.3 埋深较深的地下车库 | 第19-20页 |
2.1.4 半开敞的地下车库 | 第20-21页 |
2.2 调研区域选取及调研方法 | 第21-23页 |
2.2.1 调研对象的选取 | 第21-22页 |
2.2.2 调研方法 | 第22-23页 |
2.3 调研及分析 | 第23-33页 |
2.3.1 济南国华印象地下车库天然采光调研 | 第23-25页 |
2.3.2 济南万科城地下车库天然采光调研 | 第25-27页 |
2.3.3 济南建大花园地下车库天然采光调研 | 第27-30页 |
2.3.4 青岛百合花园地下车库天然采光调研 | 第30-33页 |
2.4 地下车库天然采光存在的问题 | 第33-36页 |
2.4.1 天然采光占比不足 | 第33-34页 |
2.4.2 天然采光质量有待提高 | 第34页 |
2.4.3 天然采光运用手段单一 | 第34-35页 |
2.4.4 采光设计缺少人性关怀 | 第35-36页 |
第三章 地下车库天然采光设计 | 第36-79页 |
3.1 我国光气候分区 | 第36页 |
3.2 地下车库天然采光设计标准研究 | 第36-42页 |
3.2.1 国内外地下车库采光相关标准 | 第37-40页 |
3.2.2 地下车库汽车感应实验 | 第40-41页 |
3.2.3 地下车库汽车感应实验 | 第41-42页 |
3.2.4 小结 | 第42页 |
3.3 地下车库天然采光设计策略 | 第42-76页 |
3.3.1 地下车库天窗采光设计策略 | 第42-57页 |
3.3.2 地下车库侧窗采光设计策略 | 第57-65页 |
3.3.3 地下车库庭院采光设计策略 | 第65-68页 |
3.3.4 导光管采光设计策略 | 第68-75页 |
3.3.5 其他采光辅助系统 | 第75-7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6-79页 |
第四章 地下车库天然采光设计实践 | 第79-95页 |
4.1 玉蘭花园地下车库改造设计概述 | 第79-83页 |
4.1.1 项目区位分析 | 第79-80页 |
4.1.2 光气候分析 | 第80-81页 |
4.1.3 项目现状及概况 | 第81-83页 |
4.2 玉蘭花园地下车库天然采光设计概述 | 第83-94页 |
4.2.1 合理利用天窗采光 | 第85-90页 |
4.2.2 合理利用侧窗采光 | 第90-92页 |
4.2.3 下沉庭院的设置 | 第92页 |
4.2.4 导光管的运用 | 第92-94页 |
4.3 玉蘭花园地下车库天然采光设计能效分析 | 第94-9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5-97页 |
5.1 研究成果与创新 | 第95-96页 |
5.2 论文不足之处及后续的研究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0页 |
后记 | 第100-10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101-102页 |
附表1 国华印象地下车库采光实测数据 | 第102-104页 |
附表2 万科城地下车库采光实测数据 | 第104-105页 |
附表3 建大花园地下车库采光实测数据 | 第105-107页 |
附表4 保利百合花园地下车库采光实测数据 | 第107-108页 |
附录5 地下车库天然采光调查问卷 | 第108-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