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28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8-19页 |
1.1.1 电解碳酸盐 | 第18-19页 |
1.2 析氧阳极催化剂 | 第19-23页 |
1.2.1 贵金属催化剂 | 第20页 |
1.2.2 尖晶石型金属氧化物 | 第20-21页 |
1.2.3 钙钛矿型金属氧化物 | 第21页 |
1.2.4 二元复合氢氧化物 | 第21-22页 |
1.2.5 三元复合氢氧化物 | 第22-23页 |
1.3 复合氢氧化物的制备 | 第23-26页 |
1.3.1 水热法 | 第23页 |
1.3.2 沉淀法 | 第23-24页 |
1.3.3 电沉积法 | 第24-25页 |
1.3.4 导电基底 | 第25-26页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26-28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8-34页 |
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第28-29页 |
2.1.1 实验原料 | 第28页 |
2.1.2 实验仪器型号及厂家 | 第28-29页 |
2.2 电沉积法制备NiFeCr(OH)_x/SLS和NiFeCr(OH)_x/NiNF | 第29-31页 |
2.2.1 空白SLS基底的预处理 | 第29页 |
2.2.2 空白NF基底的预处理 | 第29页 |
2.2.3 共同电沉积法制备NiFeCr(OH)_x/SLS和NiFeCr(OH)_x/NF析氧阳极 | 第29-30页 |
2.2.4 分步电沉积法制备NiFe(OH)_x@Cr (OH) _3/SLS和NiFe (OH)_x@Cr (OH)_3/NF | 第30-31页 |
2.3 电极的物理表征方法 | 第31页 |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31页 |
2.3.2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31页 |
2.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第31页 |
2.4 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31-34页 |
2.4.1 线性极化测试 | 第32页 |
2.4.2 循环伏安测试 | 第32页 |
2.4.3 Tafel测试 | 第32页 |
2.4.4 CP测试 | 第32-33页 |
2.4.5 EIS测试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共沉积镍铁铬氢氧化物制备及其在碳酸盐中析氧性能的研究 | 第34-50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在SLS上共沉积镍铁铬氢氧化物的物理性能表征 | 第34-38页 |
3.2.1 空白SLS的SEM表征 | 第34-35页 |
3.2.2 空白SLS的EDS表征 | 第35-36页 |
3.2.3 在SLS基底上共沉积镍铁铬氢氧化物的SEM表征 | 第36-37页 |
3.2.4 在SLS基底上共沉积镍铁铬氢氧化物的EDS表征 | 第37-38页 |
3.3 在SLS基底上共沉积镍铁铬氢氧化物阳极在碳酸盐中析氧性能研究 | 第38-42页 |
3.3.1 在SLS基底上共沉积电流密度对NiFeCr(OH)_x/SLS性能影响 | 第38-40页 |
3.3.2 在SLS基底上共沉积时间对NiFeCr(OH)_x/SLS性能的影响 | 第40-42页 |
3.4 在NF上共沉积镍铁铬氢氧化物阳极物理性能表征 | 第42-44页 |
3.4.1 在NF上共沉积镍铁铬氢氧化物的SEM表征 | 第42-44页 |
3.5 在NF上共沉积镍铁铬氢氧化物阳极在碳酸盐中析氧性能研究 | 第44-49页 |
3.5.1 在NF上共沉积电流密度对NiFeCr(OH)_x/NF性能影响 | 第44-46页 |
3.5.2 在NF上共沉积时间对NiFeCr(OH)_x/NF性能的影响 | 第46-49页 |
3.6 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分步沉积镍铁铬氢氧化物制备及其在碳酸盐中析氧性能的研究 | 第50-80页 |
4.1 引言 | 第50页 |
4.2 在SLS上分步沉积镍铁铬氢氧化物的物理性能表征 | 第50-52页 |
4.2.1 在SLS上电沉积的NiFe(OH)_x@Cr(OH)_3/SLS的SEM表征 | 第50-51页 |
4.2.2 在SLS上电沉积的NiFe(OH)_x@Cr(OH)_3/SLS的HRTEM表征 | 第51-52页 |
4.3 在SLS上分步沉积NiFe(OH)_x@Cr(OH)_3/SLS在碳酸盐中析氧性能研究 | 第52-59页 |
4.3.1 在SLS上大电流密度时沉积镍铁时间对NiFe(OH)_x@Cr(OH)_3/SLS性能影响 | 第52-54页 |
4.3.2 在SLS上小电流密度时沉积镍铁时间对NiFe(OH))_x@Cr(OH)_3/SLS性能影响 | 第54-55页 |
4.3.3 在SLS沉积镍铁时电流密度对NiFe(OH)_x@Cr(OH)_3/SLS性能影响 | 第55-57页 |
4.3.4 在SLS上沉积铬时电流密度对NiFe(OH)_x@Cr(OH)_3/SLS性能影响 | 第57-59页 |
4.4 在NF上分步沉积镍铁铬氢氧化物的物理性能表征 | 第59-64页 |
4.4.1 在NF上分步电沉积镍铁铬的SEM表征 | 第59-60页 |
4.4.2 在NF上分步电沉积镍铁铬的EDS表征 | 第60-61页 |
4.4.3 在NF上分步电沉积镍铁铬的Mapping表征 | 第61-62页 |
4.4.4 在NF上分步电沉积镍铁铬的HRTEM表征 | 第62-63页 |
4.4.5 在NF上分步电沉积镍铁铬的XPS表征 | 第63-64页 |
4.5 在NF上分步沉积镍铁铬氢氧化物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64-74页 |
4.5.1 在NF上制备NiFe(OH)_x@Cr(OH)_3/NF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64-66页 |
4.5.2 在NF上沉积镍铁电流密度对NiFe(OH)_x@Cr(OH)_3/NF性能影响 | 第66-68页 |
4.5.3 在NF上沉积镍铁时间对NiFe(OH)_x@Cr(OH)_3/NF性能影响 | 第68-70页 |
4.5.4 在NF上沉积铬时间对NiFe(OH)_x@Cr(OH)_3/NF性能影响 | 第70-71页 |
4.5.5 在NF上沉积铬电流密度对NiFe(OH)_x@Cr(OH)_3/NF性能影响 | 第71-73页 |
4.5.6 在NF上沉积铬浓度对NiFe(OH)_x@Cr(OH)_3/NF性能影响 | 第73-74页 |
4.6 分步电沉积与共沉积性能的对比 | 第74-78页 |
4.6.1 电化学性能对比 | 第74-75页 |
4.6.2 稳定性对比 | 第75-78页 |
4.7 小结 | 第78-80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8页 |
致谢 | 第88-90页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第90-92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92-93页 |
附件 | 第93-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