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戏剧文学论文

论“五四”以来戏剧作品中的潘金莲形象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3页
第一章 “五四”以前文艺作品中潘金莲形象溯源第13-19页
    第一节 潘金莲小说形象溯源第13-16页
        一、《水浒传》第13-14页
        二、《金瓶梅》第14-16页
    第二节 潘金莲戏剧形象溯源第16-19页
        一、明代《义侠记》中的潘金莲形象第17-18页
        二、清代花部中的潘金莲形象第18-19页
第二章 “五四”以来有关潘金莲的代表性剧作第19-35页
    第一节 欧阳予倩话剧《潘金莲》第20-23页
        一、 创作背景第20-21页
        二、妇女解放的先驱第21-23页
    第二节 田汉京剧《武松》第23-25页
        一、创作背景第23-24页
        二、男权下的附庸者第24-25页
    第三节 魏明伦川剧《潘金莲》第25-28页
        一、创作背景第25-26页
        二、在荒诞中的思索第26-28页
    第四节 刘广发昆剧《潘金莲》第28-31页
        一、创作背景第28-29页
        二、人间最苦妇人家第29-31页
    第五节 “五四”以来戏剧作品中潘金莲形象的总结第31-35页
        一、改编中的殊途同归第31-33页
        二、改编中的异彩纷呈第33-35页
第三章 “五四”以来潘金莲戏剧的成因第35-43页
    第一节 潘金莲形象的价值第35-37页
        一、艺术价值第35-36页
        二、社会价值第36-37页
    第二节 时代背景对潘金莲戏剧的影响第37-43页
        一、西方戏剧与《潘金莲》第37-39页
        二、女性主体意识与《潘金莲》第39-43页
结语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后记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粉防己碱对棕榈酸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下一篇: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口译实践报告--以影视传媒与品牌运营研修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