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8-15页 |
一、论文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8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9-13页 |
(一) 国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状况 | 第9-11页 |
(二) 国内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 | 第13页 |
(一)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3页 |
(二) 论文结构 | 第13页 |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一) 文献研究法 | 第13页 |
(二) 调查研究与综合分析法 | 第13-14页 |
(三) 实证分析法 | 第14-15页 |
第一章 论文基本概念和理论阐释 | 第15-23页 |
一、激励理论 | 第15-16页 |
(一) 激励理论的含义 | 第15-16页 |
(二) 激励特征与意义 | 第16页 |
二、基层警务技术人员概述 | 第16-20页 |
(一) 我国警务技术的古往今来 | 第16-18页 |
(二) 警务技术人员各专业的工作内容 | 第18-19页 |
(三) 基层警务技术人员的定义 | 第19-20页 |
三、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涵 | 第20-21页 |
(一) 保健因素 | 第20页 |
(二) 激励因素 | 第20-21页 |
四、双因素理论在基层警务技术人员中运用的思考 | 第21-23页 |
(一) 重视保健因素的运用 | 第21页 |
(二) 强化激励因素的运用 | 第21-23页 |
第二章 NJ市警务技术人员激励的现状 | 第23-38页 |
一、NJ市警务技术人员的基本状况 | 第23-25页 |
(一) 专业种类齐整,组织关系分散 | 第23页 |
(二) 性别比例失衡,级别学历均低 | 第23-24页 |
(三) 职称与工作年限相协调 | 第24页 |
(四) 专业程度较高,工作任务繁重 | 第24-25页 |
二、NJ市警务技术人员激励现状的问卷调查和调研访谈 | 第25-28页 |
(一) 调查问卷设计 | 第25页 |
(二) 调查问卷结果 | 第25-28页 |
(三) 调研访谈方案 | 第28页 |
三、NJ市警务技术人员激励现状 | 第28-38页 |
(一) 调查问卷的满意度分析 | 第28-31页 |
(二) 保健因素的现状 | 第31-35页 |
(三) 激励因素的现状 | 第35-38页 |
第三章 双因素视角下基层警务人员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38-42页 |
一、激励存在的问题 | 第38页 |
(一) 多数激励因素较满意,部分因素受限缺失 | 第38页 |
(二) 半数保健因素一般化,激励掩盖保健问题 | 第38页 |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8-42页 |
(一) 薪酬待遇不合理 | 第38-39页 |
(二) 考核监督不科学 | 第39页 |
(三) 缺乏领导的艺术 | 第39-40页 |
(四) 晋升空间的矛盾 | 第40页 |
(五) 交流培训不充分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基层警务技术人员激励的主要对策建议 | 第42-48页 |
一、抓住核心的激励因素,提高成就意识 | 第42-45页 |
(一) 工作岗位的设计与职业规划 | 第42-43页 |
(二) 职业成就与晋升艺术 | 第43-44页 |
(三) 加强职业责任感的培养 | 第44-45页 |
二、重视保健的激励因素,消除职业倦怠 | 第45-48页 |
(一) 营造舒适的工作环境 | 第45-46页 |
(二) 建立科学的薪酬制度 | 第46-47页 |
(三) 制订合理的考核制度 | 第47-48页 |
结束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附录:调查问卷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