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现状与挑战 | 第13-17页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2 研究挑战 | 第17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8-20页 |
第2章 单核苷酸多态性相关理论 | 第20-30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相关概念 | 第20-24页 |
2.2.1 单体型、基因型和表现型 | 第20-22页 |
2.2.2 单核苷酸多态性 | 第22-23页 |
2.2.3 单体域 | 第23-24页 |
2.3 SNP连锁不平衡理论及计算 | 第24-28页 |
2.4 SNP数据库 | 第28-29页 |
2.5 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基于多位点连锁不平衡度量的标签SNP位点选择方法 | 第30-45页 |
3.1 引言 | 第30-31页 |
3.2 连锁不平衡度量AIGR | 第31-33页 |
3.3 基于AIGR的标签SNP位点选择 | 第33-37页 |
3.3.1 数据预处理 | 第33-34页 |
3.3.2 SNP位点聚类 | 第34-36页 |
3.3.3 标签SNP位点选择 | 第36页 |
3.3.4 SNP位点预测 | 第36-37页 |
3.4 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37-43页 |
3.5 小结 | 第43-45页 |
第4章 基于稀疏表示的标签SNP位点选择方法 | 第45-55页 |
4.1 引言 | 第45-46页 |
4.2 基于稀疏表示的连锁不平衡度量 | 第46-48页 |
4.2.1 稀疏表示系数 | 第46-47页 |
4.2.2 SNP位点与SNP位点间的相关性 | 第47页 |
4.2.3 SNP位点与疾病状态之间的相关性 | 第47-48页 |
4.3 基于稀疏表示的标签SNP位点选择 | 第48-52页 |
4.3.1 标签SNP位点选择框架和相关定义 | 第48-50页 |
4.3.2 算法描述 | 第50-52页 |
4.4 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52-54页 |
4.5 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所参加项目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