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0页 |
1 公私合作协议的内涵与性质的界定 | 第10-22页 |
1.1 公私合作模式基本理论 | 第10-15页 |
1.1.1 公私合作模式的概念 | 第10-11页 |
1.1.2 公私合作模式的类型与特征 | 第11-14页 |
1.1.3 公私合作模式蕴含的法律关系——以BOT模式为例 | 第14-15页 |
1.2 公私合作协议的基本理论 | 第15-18页 |
1.2.1 公私合作协议的概念 | 第15页 |
1.2.2 公私合作协议与民事合同的区分 | 第15-17页 |
1.2.3 公私合作协议基本内容 | 第17-18页 |
1.3 公私合作协议性质分析 | 第18-22页 |
1.3.1 公私合作协议与商业特许经营协议的分离 | 第18-20页 |
1.3.2 公私合作协议性质众说 | 第20-22页 |
2 公私合作协议的司法审查 | 第22-39页 |
2.1 公私合作协议司法审查与双阶理论 | 第22-23页 |
2.1.1 双阶理论的缘起 | 第22页 |
2.1.2 修正的双阶理论 | 第22-23页 |
2.2 公私合作协议司法审查的内容 | 第23-33页 |
2.2.1 诉讼当事人问题 | 第23-24页 |
2.2.2 合法性审查 | 第24-26页 |
2.2.3 合目的性审查问题 | 第26-28页 |
2.2.4 审理范围问题 | 第28-29页 |
2.2.5 举证责任问题 | 第29-32页 |
2.2.6 补偿或赔偿责任问题 | 第32页 |
2.2.7 仲裁问题 | 第32-33页 |
2.3 公私合作协议司法审查的法律适用 | 第33-39页 |
2.3.1 公私合作协议司法审查的法律适用 | 第33-36页 |
2.3.2 行政法准用民法模式之借鉴 | 第36-39页 |
3 我国公私合作协议司法审查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 第39-44页 |
3.1 公私合作协议司法审查存在的问题 | 第39-40页 |
3.2 公私合作协议司法审查现有问题的解决途径 | 第40-44页 |
3.2.1 明确涉公私合作协议纠纷诉讼模式 | 第40-41页 |
3.2.2 改善受理起诉渠道 | 第41-42页 |
3.2.3 统一涉公私合作协议纠纷起诉理由 | 第42页 |
3.2.4 统一判决方式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