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太阳能电池概述 | 第10-12页 |
1.3 钙钛矿薄太阳能电池 | 第12-17页 |
1.3.1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近况 | 第12-14页 |
1.3.2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基本结构 | 第14-15页 |
1.3.3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 | 第15-16页 |
1.3.4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电子传输层研究简介 | 第16-17页 |
1.4 本论文选题内容及意义 | 第17-20页 |
1.4.1 选题的内容 | 第17-18页 |
1.4.2 选题的意义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器件制备与表征 | 第20-28页 |
2.1 实验药品与设备仪器 | 第20-21页 |
2.1.1 实验药品 | 第20-21页 |
2.1.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第21页 |
2.2 ZnO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制备方法 | 第21-25页 |
2.2.1 FTO玻璃衬底的处理 | 第21-22页 |
2.2.2 电子传输层ZnO的制备 | 第22-23页 |
2.2.3 钙钛矿吸光层的制备 | 第23-24页 |
2.2.4 空穴传输层与金属电极的制备 | 第24-25页 |
2.3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表征 | 第25-28页 |
2.3.1 太阳能电池性能测试方法及参数表征 | 第25-26页 |
2.3.2 其他表征方式与设备 | 第26-28页 |
第三章 ZnO纳米棒阵列可控生长及性能表征 | 第28-34页 |
3.1 前驱体浓度不同制备的ZnO纳米阵列 | 第28-30页 |
3.2 反应时间不同制备的ZnO纳米阵列 | 第30-3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基于ZnO纳米棒阵列构建钙钛矿太阳电池 | 第34-50页 |
4.1 电池结构的构建与开路电压表征 | 第34-39页 |
4.1.1 FTO/ZnO/CH_3NH_3PbI_3/CuI结构的制备 | 第34-37页 |
4.1.2 FTO/ZnO/CH_3NH_3PbI_3/CuI结构开路电压分析 | 第37-39页 |
4.2 钙钛矿薄膜的可控制备及其对器件开路电压的影响 | 第39-42页 |
4.2.1 ZnO基不同厚度CH_3NH_3PbI_3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 第39-41页 |
4.2.2 不同厚度CH_3NH_3PbI_3薄膜对开路电压的影响 | 第41-42页 |
4.3 HTM与电极的制备和功用 | 第42-44页 |
4.3.1 HTM与电极的制备 | 第42-43页 |
4.3.2 HTM层与电极对钙钛矿器件的保护作用 | 第43-44页 |
4.4 FTO/ZnO/CH_3NH_3PbI_3/CuI/Au结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 第44-50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0-52页 |
5.1 总结 | 第50-51页 |
5.2 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获奖情况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