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创新点 | 第9-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33页 |
1.1 引言 | 第13-14页 |
1.2 不同晶型硫铁化合物 | 第14-17页 |
1.2.1 马基诺矿和黄铁矿 | 第14-15页 |
1.2.2 硫铁化合物对金属腐蚀的影响 | 第15-17页 |
1.3 硫铁化合物的体结构及表面性质 | 第17-23页 |
1.3.1 结构性质 | 第17-18页 |
1.3.2 热力学性质 | 第18-20页 |
1.3.3 低维表面性质 | 第20-23页 |
1.4 小分子与BCC-Fe及硫铁化合物表面的相互作用 | 第23-27页 |
1.4.1 表面吸附的概念及特点 | 第23页 |
1.4.2 小分子在BCC-Fe及硫铁化合物表面吸附/解离 | 第23-25页 |
1.4.3 原子在BCC-Fe及硫铁化合物表面扩散 | 第25-27页 |
1.5 缺陷对吸附物与基体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 第27-31页 |
1.5.1 BCC-Fe及硫铁化合物中存在的缺陷 | 第27-28页 |
1.5.2 缺陷存在的影响 | 第28-31页 |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1-33页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1-32页 |
1.6.2 技术路线 | 第32-33页 |
第2章 理论计算方法 | 第33-43页 |
2.1 引言 | 第33页 |
2.2 基本概念 | 第33-37页 |
2.3 计算方法 | 第37-38页 |
2.4 体结构性质 | 第38-40页 |
2.5 表面性质 | 第40-41页 |
2.6 吸附/解离及扩散性质 | 第41-43页 |
第3章 马基诺矿和黄铁矿的结构性质、弹性性质和热力学性质研究 | 第43-53页 |
3.1 引言 | 第43-45页 |
3.2 理论与计算细节 | 第4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5-52页 |
3.3.1 结构与电子性质 | 第45-47页 |
3.3.2 弹性性质 | 第47-48页 |
3.3.3 声子色散曲线和声子态密度 | 第48-49页 |
3.3.4 热力学性质 | 第49-52页 |
3.4 结论 | 第52-53页 |
第4章 空位对H_2S在Fe(100)表面上吸附/解离及扩散的影响机制研究.. | 第53-73页 |
4.1 引言 | 第53-54页 |
4.2 计算方法和计算模型 | 第54-55页 |
4.2.1 计算方法 | 第54页 |
4.2.2 计算模型 | 第54-55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5-71页 |
4.3.1 Fe(100)表面的结构性质 | 第55-56页 |
4.3.2 H_2S在Fe(100)表面上的吸附/解离过程 | 第56-63页 |
4.3.3 H原子在Fe(100)表面上的扩散机制 | 第63-69页 |
4.3.4 空位缺陷的影响 | 第69-71页 |
4.4 结论 | 第71-73页 |
第5章 H_2S在层状FeS低维表面上的吸附/解离及扩散机制研究 | 第73-99页 |
5.1 引言 | 第73-74页 |
5.2 计算方法和计算模型 | 第74-76页 |
5.2.1 计算方法 | 第74页 |
5.2.2 计算模型 | 第74-76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76-97页 |
5.3.1 不同FeS低维表面的稳定性、电子结构和晶体形貌 | 第76-78页 |
5.3.2 H_2S在不同FeS低维表面上的吸附/解离过程 | 第78-86页 |
5.3.3 FeS(001)预吸附表面对H_2S吸附/解离过程的影响 | 第86-93页 |
5.3.4 H原子在FeS(001)完美/预吸附表面上的扩散机制 | 第93-96页 |
5.3.5 预吸附原子对H_2S解离过程和H扩散机制的影响 | 第96-97页 |
5.4 结论 | 第97-99页 |
第6章 H_2S在FeS2低维表面上的吸附/解离过程研究 | 第99-128页 |
6.1 引言 | 第99-100页 |
6.2 计算方法和计算模型 | 第100-102页 |
6.2.1 计算方法 | 第100页 |
6.2.2 计算模型 | 第100-102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102-126页 |
6.3.1 不同FeS2低维表面的稳定性 | 第102-103页 |
6.3.2 H_2S在FeS2(100)表面的吸附/解离过程 | 第103-110页 |
6.3.3 H_2S在FeS2(110)表面的吸附/解离过程 | 第110-117页 |
6.3.4 H_2S在FeS2(111)表面的吸附/解离过程 | 第117-125页 |
6.3.5 H_2在Fe(100)、Fe S(001)和Fe S2(100)表面上的形成过程 | 第125-126页 |
6.4 结论 | 第126-128页 |
第7章 结论 | 第128-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43页 |
致谢 | 第143-144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144-14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144-14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第145-146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