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壬基酚的基本性质、危害及其在环境中的存现在形式 | 第12-15页 |
1.2.1 壬基酚的基本性质 | 第12-13页 |
1.2.2 壬基酚的危害 | 第13-14页 |
1.2.3 壬基酚在环境中的存在形式 | 第14-15页 |
1.3 去除壬基酚的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1.3.1 物理方法 | 第15-16页 |
1.3.2 生物降解 | 第16页 |
1.3.3 化学氧化法 | 第16-18页 |
1.4 选题的必要性及研究内容 | 第18-23页 |
1.4.1 选题的必要性 | 第18-22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1.4.3 创新点 | 第22-23页 |
第2章 二氧化钛(TiO_2)对壬基酚光降解研究 | 第23-34页 |
2.1 实验仪器与化学试剂 | 第23-24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23页 |
2.1.2 化学试剂 | 第23-24页 |
2.2 NP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24页 |
2.2.1 吸收波长的确定 | 第24页 |
2.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4页 |
2.3 NP光降解实验 | 第24-25页 |
2.3.1 实验条件的设定 | 第24页 |
2.3.2 NP直接光降解研究 | 第24-25页 |
2.3.3 不同催化剂条件对NP降解的影响 | 第25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25-33页 |
2.4.1 NP的标准曲线 | 第25-28页 |
2.4.2 NP的直接光降解研究 | 第28-29页 |
2.4.3 不同催化剂条件对NP降解的影响 | 第29-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TiO_2掺杂Co、TiO_2负载Ag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34-54页 |
3.1 实验仪器与化学试剂 | 第34-35页 |
3.1.1 实验仪器 | 第34页 |
3.1.2 化学试剂 | 第34-35页 |
3.2 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 第35-39页 |
3.2.1 Co-TiO_2催化剂的制备 | 第35-36页 |
3.2.2 Ag/TiO_2催化剂的制备 | 第36-38页 |
3.2.3 催化剂表征 | 第38-39页 |
3.3 催化剂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39-40页 |
3.3.1 Co掺杂量对催化剂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39页 |
3.3.2 Ag负载量对催化剂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39-40页 |
3.3.3 催化剂用量对NP降解的影响 | 第40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40-53页 |
3.4.1 XRD表征结果 | 第40-41页 |
3.4.2 SEM表征结果 | 第41-42页 |
3.4.3 UV-Vis DRS表征结果 | 第42-44页 |
3.4.4 Co掺杂量对催化剂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44-45页 |
3.4.5 Ag负载量对催化剂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45-46页 |
3.4.6 催化剂用量对NP降解的影响分析 | 第46-5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4章 复合催化剂协同硫酸根自由基类Fenton体系光催化降解NP的研究 | 第54-64页 |
4.1 实验仪器与化学试剂 | 第54-55页 |
4.1.1 实验仪器 | 第54页 |
4.1.2 实验试剂 | 第54-55页 |
4.2 复合催化剂的性能研究 | 第55-56页 |
4.2.1 无光条件下复合催化剂对SO_4·~-类Fenton的催化分解性能研究 | 第55页 |
4.2.2 复合催化剂+SO_4·~-类Fenton体系协同光照对NP降解研究 | 第55-56页 |
4.2.3 复合催化剂重复性检验 | 第56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6-62页 |
4.3.1 复合催化剂对SO_4·~-类Fenton的催化分解性能分析 | 第56-58页 |
4.3.2 复合催化剂+SO_4·~-类Fenton体系协同光照对NP降解分析 | 第58-62页 |
4.3.3 复合催化剂重复性检验 | 第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5.1 结论 | 第64-65页 |
5.2 展望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