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参考彩色图像质量评价的两类方法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全参考彩色图像质量评价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1.2 全参考彩色图像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 第8-13页 |
1.2.1 主观评价 | 第8-9页 |
1.2.2 客观评价 | 第9-13页 |
1.3 全参考彩色图像质量评价的发展趋势 | 第13页 |
1.4 全参考彩色图像质量评价数据库及评价指标 | 第13-14页 |
1.4.1 评价数据库 | 第13-14页 |
1.4.2 评价指标 | 第14页 |
1.5 论文的结构 | 第14-15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维数缩减的彩色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 第16-29页 |
2.1 彩色空间维数缩减 | 第17-19页 |
2.2 对比度保留的去彩色化处理 | 第19-20页 |
2.3 两阶段彩色图像质量评价模型 | 第20-22页 |
2.3.1 三种图像质量评价模型 | 第20-22页 |
2.3.2 算法和流程图 | 第22页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2-28页 |
2.4.1 实验数据库和评价指标 | 第23页 |
2.4.2 参数的确定 | 第23页 |
2.4.3 方法的有效性 | 第23-24页 |
2.4.4 在两个数据库的评价效果比对 | 第24-26页 |
2.4.5 不同失真类型评价效果比较 | 第26-27页 |
2.4.6 复杂性分析 | 第27-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提升的模糊结构相似度质量评价方法 | 第29-39页 |
3.1 预备知识 | 第29-32页 |
3.1.1 模糊彩色相似度质量评价方法 | 第29-31页 |
3.1.2 梯度结构相似度质量评价方法 | 第31-32页 |
3.1.3 梯度算子 | 第32页 |
3.2 提升的模糊结构相似度质量评价方法 | 第32-33页 |
3.3 数值实验 | 第33-38页 |
3.3.1 参数选择 | 第33-34页 |
3.3.2 评价效果 | 第34-36页 |
3.3.3 在数据库中的评价效果比较 | 第36-38页 |
3.3.4 对不同失真类型的评价效果比较 | 第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第39-40页 |
4.1 总结 | 第39页 |
4.2 展望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个人简历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