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7页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4-3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8页 |
1.2.1 ADN基液体推进剂研究现状概述 | 第16-17页 |
1.2.2 ADN基液体推进剂在航天军事领域的应用 | 第17-21页 |
1.2.3 ADN基液体推进剂催化分解及高压燃烧反应的研究现状 | 第21-28页 |
1.3 论文的选题目的 | 第28-29页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2页 |
2 ADN基液体推进剂催化分解及高压燃烧反应试验平台的建立 | 第32-52页 |
2.1 引言 | 第32页 |
2.2 ADN基液体推力器真空点火试验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 第32-34页 |
2.3 ADN基液体推进剂催化分解及高压燃烧反应特征组分光谱学诊断平台 | 第34-38页 |
2.3.1 可视化的ADN基推力器 | 第35-36页 |
2.3.2 推进剂供给系统 | 第36-37页 |
2.3.3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TDLAS)测量系统组成 | 第37-38页 |
2.4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TDLAS)测量原理 | 第38-42页 |
2.5 ADN基液体推进剂催化分解及高压燃烧反应试验平台试验数据控制采集系统 | 第42-44页 |
2.6 ADN基液体推进剂催化分解及高压燃烧反应试验平台关键部件的标定和测试 | 第44-50页 |
2.6.1 压力传感器的标定 | 第44-46页 |
2.6.2 催化颗粒的热试性能测试 | 第46-50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3 ADN基液体推进剂催化分解及高压燃烧反应的试验研究 | 第52-74页 |
3.1 引言 | 第52页 |
3.2 真空环境下ADN基推力器的工作性能试验研究 | 第52-54页 |
3.3 运行参数对ADN基推力器开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 第54-61页 |
3.3.1 推进剂喷注压力对开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 第54-57页 |
3.3.2 催化床预热温度对开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 第57-61页 |
3.4 开机过程ADN基推力器燃烧室燃气温度测量结果分析 | 第61-66页 |
3.4.1 燃气温度测量与分析方法 | 第61-62页 |
3.4.2 不同推进剂喷注压力下燃烧室燃气温度测量结果分析 | 第62-64页 |
3.4.3 不同催化床预热温度下燃烧室燃气温度测量结果分析 | 第64-66页 |
3.5 开机过程ADN基推力器燃烧室内CO组分浓度测量结果分析 | 第66-69页 |
3.5.1 不同推进剂喷注压力下CO组分浓度测量结果分析 | 第66-67页 |
3.5.2 不同催化床预热温度下CO组分浓度测量结果分析 | 第67-69页 |
3.6 ADN基液体推进剂催化分解及高压燃烧反应预测经验模型的建立 | 第69-71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71-74页 |
4 ADN基液体推进剂催化分解及高压燃烧反应模型的建立 | 第74-84页 |
4.1 引言 | 第74-75页 |
4.2 雾化模型构建 | 第75-77页 |
4.3 多组分液体蒸发模型 | 第77页 |
4.4 催化床区的流阻与传热模型 | 第77-78页 |
4.5 推力器内热流固耦合模型 | 第78-79页 |
4.6 多步简化化学反应模型 | 第79-80页 |
4.7 推力器计算域及初始边界条件 | 第80页 |
4.8 推力器结构尺度及网格划分 | 第80-81页 |
4.9 ADN基液体推进剂催化分解及高压燃烧反应模型的验证 | 第81-82页 |
4.10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5 运行参数对ADN基液体推进剂催化分解及高压燃烧反应影响的研究 | 第84-104页 |
5.1 引言 | 第84页 |
5.2 稳定阶段的ADN基液体推进剂催化分解及高压燃烧反应特性 | 第84-93页 |
5.3 推进剂喷注压力对ADN基液体推进剂催化分解及高压燃烧反应影响的研究 | 第93-99页 |
5.4 催化床预热温度对ADN基液体推进剂催化分解及高压燃烧反应影响的研究 | 第99-10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2-104页 |
6 结构参数对ADN基液体推进剂催化分解及高压燃烧反应影响的研究 | 第104-126页 |
6.1 引言 | 第104页 |
6.2 催化床直径对ADN基液体推进剂催化分解及高压燃烧反应影响的研究 | 第104-111页 |
6.3 燃烧室长度对ADN基液体推进剂催化分解及高压燃烧反应影响的研究 | 第111-117页 |
6.4 催化床孔隙率对ADN基液体推进剂催化分解及高压燃烧反应影响的研究 | 第117-123页 |
6.5 本文小结 | 第123-126页 |
7 全文总结 | 第126-134页 |
7.1 主要工作及结论 | 第126-131页 |
7.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31-132页 |
7.3 展望 | 第132-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44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44-148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