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相位分析的变质量动力吸振器控制策略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振动控制技术发展概述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动力吸振器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11-15页 |
1.3.1 动力吸振器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2 动力吸振器在汽车上的应用 | 第14页 |
1.3.3 动力吸振器控制策略的发展 | 第14-15页 |
1.4 本论文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动力吸振器基础理论 | 第17-29页 |
2.1 单自由度振动系统 | 第17-18页 |
2.2 无阻尼动力吸振器 | 第18-21页 |
2.3 有阻尼动力吸振器 | 第21-26页 |
2.3.1 有阻尼动力吸振器力学模型 | 第21-23页 |
2.3.2 有阻尼动力吸振器最优状态分析 | 第23-26页 |
2.4 主系统含有阻尼的动力吸振器 | 第26-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变质量动力吸振器 | 第29-40页 |
3.1 变质量动力吸振器建模 | 第29-31页 |
3.2 变质量动力吸振器减振效果分析 | 第31-33页 |
3.3 动力吸振器相位差 | 第33-39页 |
3.3.1 无阻尼动力吸振器相位差 | 第33-34页 |
3.3.2 有阻尼动力吸振器相位差 | 第34-35页 |
3.3.3 主系统含有阻尼的动力吸振器相位差 | 第35-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基于相位分析的变质量动力吸振器控制策略 | 第40-59页 |
4.1 相位差测量技术 | 第40-45页 |
4.1.1 过零检测法 | 第40-41页 |
4.1.2 数字相关法 | 第41-43页 |
4.1.3 频谱分析法 | 第43-44页 |
4.1.4 实时相位差测量法 | 第44-45页 |
4.2 变质量吸振器控制系统 | 第45-49页 |
4.2.1 变质量执行模块 | 第46页 |
4.2.2 变质量控制策略 | 第46-49页 |
4.3 仿真研究 | 第49-58页 |
4.3.1 仿真条件 | 第49-51页 |
4.3.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1-5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变质量动力吸振器控制策略实验研究 | 第59-70页 |
5.1 实验系统设计 | 第59-61页 |
5.2 系统参数的识别 | 第61-66页 |
5.2.1 系统阻尼比识别 | 第61-62页 |
5.2.2 系统固有频率识别 | 第62-63页 |
5.2.3 系统参数识别实验 | 第63-66页 |
5.3 变质量动力吸振器实验研究 | 第66-69页 |
5.3.1 实验准备 | 第66-67页 |
5.3.2 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 | 第67-6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全文总结 | 第70-71页 |
工作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