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制药化学工业论文--生物制品药物的生产论文

金线草的生物活性物质测定及应用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8页
    1.1 金线草第11-12页
    1.2 尿结石第12-13页
        1.2.1 草酸钙结石第12页
        1.2.2 影响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因素第12-13页
    1.3 抑制草酸钙结石的生物活性物质第13-15页
        1.3.1 多糖类物质第13-14页
        1.3.2 黄酮类物质第14页
        1.3.3 多酚类物质第14-15页
    1.4 药酒第15页
    1.5 醪糟饮料第15-16页
    1.6 课题研究的意义内容第16页
        1.6.1 课题研究得目的及意义第16页
        1.6.2 课题研究的内容第16页
    1.7 创新点第16-18页
第二章 金线草主根提取液对尿液中草酸钙晶体形成的影响第18-28页
    2.1 引言第18页
    2.2 试验材料、试剂与仪器第18-19页
        2.2.1 试验材料第18页
        2.2.2 试验试剂第18-19页
        2.2.3 试验仪器第19页
    2.3 试验方法第19-21页
        2.3.1 金线草的预处理第19页
        2.3.2 尿液处理第19页
        2.3.3 金线草主根提取液的制备第19-20页
        2.3.4 金线草主根提取液对草酸钙晶体生长的影响第20页
        2.3.5 金线草主根提取液对草酸钙结晶动力学研究第20页
        2.3.6 植物化学定性鉴定第20-21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21-26页
        2.4.1 金线草主根对尿液中草酸钙晶体形成的影响第21-24页
            2.4.1.1 草酸钙晶体的SEM图像第21-22页
            2.4.1.2 草酸钙晶体的FTIR光谱图第22-23页
            2.4.1.3 草酸钙晶体的XRD光谱图第23-24页
        2.4.2 金线草主根提取液中草酸钙晶体生长的动力学研究第24-25页
        2.4.3 植物化学定性鉴定结果第25-26页
    2.5 金线草主根提取液对草酸钙晶体成核与生长的抑制机理探讨第26-27页
    2.6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金线草主根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优化第28-35页
    3.1 引言第28页
    3.2 试验材料、试剂与仪器第28-29页
        3.2.1 试验材料第28页
        3.2.2 试验试剂第28页
        3.2.3 试验仪器第28-29页
    3.3 试验方法第29-30页
        3.3.1 金线草主根总黄酮的提取第29页
        3.3.2 芦丁标准曲线的绘制第29页
        3.3.3 金线草主根总黄酮提取率的计算第29页
        3.3.4 单因素试验第29-30页
        3.3.5 正交试验设计第30页
    3.4 结果与分析第30-34页
        3.4.1 金线草主根总黄酮提取的单因素试验结果第30-33页
            3.4.1.1 提取时间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第30-31页
            3.4.1.2 提取温度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第31页
            3.4.1.3 液料比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第31-32页
            3.4.1.4 乙醇体积分数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第32-33页
        3.4.2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第33-34页
    3.5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响应面优化金线草主根多酚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性研究第35-49页
    4.1 引言第35页
    4.2 试验材料、试剂与仪器第35-36页
        4.2.1 试验材料第35页
        4.2.2 试验试剂第35-36页
        4.2.3 试验仪器第36页
    4.3 试验方法第36-38页
        4.3.1 金线草水分含量的测定第36页
        4.3.2 金线草主根多酚的提取第36页
        4.3.3 没食子算标准曲线的制作第36-37页
        4.3.4 金线草主根多酚提取率的计算第37页
        4.3.5 单因素实验第37页
        4.3.6 响应面优化试验设计第37页
        4.3.7 提取次数对多酚提取率的影响第37-38页
        4.3.8 抗氧化活性的测定第38页
            4.3.8.1 DPPH·清除率的测定第38页
            4.3.8.2 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第38页
    4.4 结果与分析第38-48页
        4.4.1 金线草主根水分含量的测定实验第38-39页
        4.4.2 标准曲线的建立第39页
        4.4.3 金线草主根多酚提取的单因素实验第39-41页
            4.4.3.1 提取时间对多酚提取率的影响第39页
            4.4.3.2 液料比对多酚提取率的影响第39-40页
            4.4.3.3 乙醇体积分数对多酚提取率的影响第40页
            4.4.3.4 提取温度对多酚提取率的影响第40-41页
        4.4.4 响应面优化试验第41-45页
            4.4.4.1 二次响应面回归模型的建立与分析第41-43页
            4.4.4.2 两因子间交互作用分析第43-45页
            4.4.4.3 最佳工艺条件的预测及实验验证第45页
        4.4.5 提取次数的影响第45-46页
        4.4.6 金线草主根多酚抗氧化活性的分析第46-48页
            4.4.6.1 金线草主根多酚提取液对DPPH·清除作用第46-47页
            4.4.6.2 金线草主根多酚提取液对羟自由基清除作用第47-48页
    4.5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金线草主根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第49-61页
    5.1 引言第49页
    5.2 试验材料、试剂与仪器第49-50页
        5.2.1 试验材料第49页
        5.2.2 试验试剂第49-50页
        5.2.3 试验仪器第50页
    5.3 试验方法第50-53页
        5.3.1 材料预处理第50页
        5.3.2 标准曲线的制作第50-51页
        5.3.3 金线草主根多糖的提取及提取率测定第51页
        5.3.4 单因素试验第51页
        5.3.5 响应面优化试验设计第51-52页
        5.3.6 提取次数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第52页
        5.3.7 抗氧化活性的测定第52-53页
            5.3.7.1 DPPH·清除率的测定第52页
            5.3.7.2 ·OH清除率的测定第52-53页
    5.4 结果与分析第53-60页
        5.4.1 单因素试验第53-56页
            5.4.1.1 超声波处理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第53页
            5.4.1.2 液料比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第53-54页
            5.4.1.3 超声功率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第54-55页
            5.4.1.4 提取温度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第55-56页
        5.4.2 响应面优化试验第56-58页
            5.4.2.1 二次响应面回归模型的建立与分析第56-57页
            5.4.2.2 两因子间交互作用分析第57-58页
            5.4.2.3 最佳工艺条件的预测及实验验证第58页
        5.4.3 提取次数的影响第58-59页
        5.4.4 金线草主根多糖抗氧化活性试验第59-60页
            5.4.4.1 金线草主根多糖对DPPH·清除作用第59-60页
            5.4.4.2 金线草主根多糖对羟自由基清除作用第60页
    5.5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六章 金线草产品的研制及功效分析第61-72页
    6.1 引言第61页
    6.2 试验材料、试剂与仪器第61-62页
        6.2.1 试验材料第61页
        6.2.2 试验试剂第61-62页
        6.2.3 试验仪器第62页
    6.3 试验方法第62-65页
        6.3.1 金线草药酒的浸泡方法第62-63页
            6.3.1.1 金线草药酒中多酚、多糖、黄酮类物质的计算方法第62-63页
            6.3.1.2 酒精度测定第63页
            6.3.1.3 总酸的测定第63页
            6.3.1.4 浸泡时间单因素第63页
            6.3.1.5 酒料比单因素第63页
        6.3.2 金线草醪糟饮料的制备方法第63-65页
            6.3.2.1 工艺流程第63页
            6.3.2.2 选料第63-64页
            6.3.2.3 金线草醪糟饮料的制备第64页
            6.3.2.4 调配第64页
            6.3.2.5 影响金线草醪糟饮料口感的单因素试验第64页
            6.3.2.6 金线草、醪糟饮料感官评分标准第64-65页
            6.3.2.7 微生物检验第65页
        6.3.3 金线草药酒、金线草醪糟饮料对尿液中草酸钙晶体生长的影响第65页
    6.4 结果与分析第65-71页
        6.4.1 金线草药酒试验结果第65-67页
            6.4.1.1 浸泡时间第65-66页
            6.4.1.2 酒料比第66页
            6.4.1.3 金线草药酒的最佳浸泡工艺第66-67页
            6.4.1.4 金线草药酒的相关理化指标第67页
        6.4.2 金线草醪糟饮料制备试验结果第67-68页
            6.4.2.1 蔗糖用量对金线草醪糟饮料感官评分的影响第67页
            6.4.2.2 柠檬酸用量对金线草醪糟饮料感官评分的影响第67-68页
            6.4.2.3 微生物检验第68页
        6.4.3 金线草药酒、金线草醪糟饮料对草酸钙晶体形成的影响第68-71页
            6.4.3.1 金线草药酒中草酸钙晶体的SEM和FTIR图第68-70页
            6.4.3.2 金线草醪糟饮料中草酸钙晶体的SEM和FTIR图第70-71页
    6.5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72-74页
    7.1 结论第72-73页
    7.2 展望第73-74页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74-75页
图版第75-77页
致谢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产N~6-(2-羟乙基)腺苷(HEA)的虫草菌资源及HEA生物合成调控研究
下一篇:水平管式降膜蒸发器的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