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6-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缩略词表 | 第10-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3页 |
1.1 木质素概况 | 第14-17页 |
1.1.1 木质素的组成 | 第14-15页 |
1.1.2 木质素的生物合成途径 | 第15-17页 |
1.2 枇杷果实木质化 | 第17-19页 |
1.2.1 枇杷果实采后木质化及调控措施 | 第17页 |
1.2.2 木质素代谢途径相关酶及结构基因与枇杷果实采后木质化 | 第17-18页 |
1.2.3 枇杷果实采后木质化的转录调控 | 第18-19页 |
1.3 MADS转录因子及其与木质素合成的关系 | 第19-22页 |
1.3.1 MADS转录因子简介 | 第19-21页 |
1.3.2 MADS转录因子与木质素调控 | 第21-22页 |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22-23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22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3-35页 |
2.1 实验材料及其处理 | 第23页 |
2.1.1 果实材料 | 第23页 |
2.1.2 果实采后处理 | 第23页 |
2.2 总RNA提取与cDNA合成 | 第23-24页 |
2.3 基因组DNA提取 | 第24-25页 |
2.4 启动子克隆与分析 | 第25-26页 |
2.4.1 EjMYB8启动子克隆 | 第25页 |
2.4.2 EjMYB8启动子分析 | 第25-26页 |
2.5 酵母单杂筛库 | 第26-31页 |
2.5.1 构建cDNA文库 | 第26-28页 |
2.5.2 酵母单杂目标启动子自激活验证 | 第28-29页 |
2.5.3 酵母单杂筛库 | 第29-30页 |
2.5.4 酵母单杂(转录因子与启动子单一互作分析) | 第30-31页 |
2.6 双荧光素酶体系 | 第31-33页 |
2.6.1 实验材料 | 第31-32页 |
2.6.2 双荧光素体系相关载体构建 | 第32-33页 |
2.6.3 双荧光素酶分析 | 第33页 |
2.7 基因表达分析 | 第33-34页 |
2.7.1 基因表达引物设计与验证 | 第33-34页 |
2.8 数据分析工具及方法 | 第34-35页 |
2.8.1 基因克隆与分析 | 第34页 |
2.8.2 统计学分析与作图 | 第34-35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5-48页 |
3.1 EjMYB8启动子克隆及分析 | 第35页 |
3.2 酵母单杂文库 | 第35-36页 |
3.3 EjMYB8启动子的自激活分析 | 第36-37页 |
3.4 酵母单杂筛库 | 第37-40页 |
3.5 筛库获得的转录因子的验证(酵母单杂) | 第40-42页 |
3.6 EjMADS基因聚类和保守结构域分析 | 第42-43页 |
3.7 枇枢EjMADS基因表达分析 | 第43-45页 |
3.8 EjMADS对EjMYB8启动子的调控效应 | 第45页 |
3.9 EjMADS对木质素代谢途径结构基因Ej4CL1启动子的调控效应 | 第45-46页 |
3.10 讨论 | 第46-48页 |
第四章 小结与展望 | 第48-49页 |
4.1 小结 | 第48页 |
4.2 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6页 |
作者学习经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