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15页 |
(一) 裁判观点不统一之困境 | 第10-11页 |
(二) 引发的思考 | 第11-15页 |
1. 章程效力之困惑 | 第12页 |
2. 表见代表、表见代理制度适用之困惑 | 第12-13页 |
3. 相对人审查义务类型之困惑 | 第13-15页 |
二、关于公司担保之法律规定 | 第15-20页 |
(一) 《公司法》第十六条之分析 | 第15-18页 |
1. 普通担保 | 第15-16页 |
2. 关联担保 | 第16-18页 |
(二) 《公司法》第一百二十一条之分析 | 第18-20页 |
三、公司章程效力之分析 | 第20-25页 |
(一) 章程效力之争议 | 第20-21页 |
(二) 我国关于公司章程之规定 | 第21-25页 |
1. 公司法相关规定 | 第21-22页 |
2. 民法总则的相关规定 | 第22页 |
3. 章程效力例外之分析 | 第22-24页 |
4. 小结 | 第24-25页 |
四、表见代表、表见代理制度之讨论 | 第25-31页 |
(一) 表见代表制度分析——以《合同法》第五十条为依据 | 第25-27页 |
1. 法定代表人权限范围的讨论——“广义说” | 第25-26页 |
2. 法定代表人权限范围的讨论——“狭义说” | 第26-27页 |
3. “狭义说”之论证 | 第27页 |
(二) 表见代理制度分析——以《合同法》第四十九条为依据 | 第27-31页 |
1. 公司代理人范围之讨论 | 第27-28页 |
2. 董事、高管权限范围之讨论 | 第28-29页 |
3. 职务关联性之讨论 | 第29-31页 |
五、相对人审查义务类型之分析 | 第31-36页 |
(一) 伪造情形之讨论 | 第32-33页 |
(二) 伪造情形适用之分析 | 第33-35页 |
(三) 小结 | 第35-36页 |
六、结语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