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部门经济论文--林业论文

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价值评估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1 引言第13-29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1.2.1 研究目的第14页
        1.2.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3 研究范围的界定第15-16页
        1.3.1 研究范围第15-16页
        1.3.2 研究对象第16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5页
        1.4.1 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概念和法律依据的研究第16-18页
        1.4.2 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的特点和价值的影响因素研究第18页
        1.4.3 对抵押目的的资产评估价值类型选择的研究第18-20页
        1.4.4 对抵押目的的资产评估其它评估要素选择的研究第20-21页
        1.4.5 对抵押目的的资产评估方法的研究第21页
        1.4.6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方法的研究第21-24页
        1.4.7 对评估方法中参数的研究第24-25页
        1.4.8 总结第25页
    1.5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第25-28页
    1.6 研究方法第28页
    1.7 主要的创新点第28-29页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29-38页
    2.1 相关概念第29-31页
        2.1.1 森林资源与林权第29页
        2.1.2 资产与森林资源资产第29-30页
        2.1.3 抵押与抵押权第30-31页
        2.1.4 资产评估与森林资源资产价值第31页
    2.2 森林资源资产抵押价值评估的理论基础第31-37页
        2.2.1 价值理论第31-34页
        2.2.2 博弈理论第34页
        2.2.3 资产评估要素第34-37页
    2.3 本章小结第37-38页
3 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资产评估在我国的应用现状第38-48页
    3.1 本研究的调查方法第38页
        3.1.1 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价值评估项目的调研与分析第38页
        3.1.2 对注册资产评估师的深度访谈第38页
    3.2 森林资源资产抵押价值评估的业务量第38-41页
    3.3 森林资源资产抵押价值评估要素的选择现状第41-43页
        3.3.1 价值类型的选择情况第41-42页
        3.3.2 评估基准日的选择情况第42页
        3.3.3 评估前提假设选择情况第42-43页
    3.4 评估方法的应用情况第43-45页
    3.5 对森林资源资产抵押价值评估业务发展现状的思考第45-46页
        3.5.1 理论问题认识不清,评估缺乏准则指引第45页
        3.5.2 评估方法参数选择缺乏科学依据,评估结果随意性大第45-46页
    3.6 本章小结第46-48页
4 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中的价值分析第48-60页
    4.1 森林资源资产的价值形成第48-50页
    4.2 森林资源资产价值的影响因素分析第50-55页
        4.2.1 自然因素第50-52页
        4.2.2 经济因素第52-53页
        4.2.3 法律和政策因素第53-55页
        4.2.4 社会环境因素第55页
    4.3 森林资源资产抵押价值评估的特殊性分析第55-59页
    4.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5 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资产评估的理论分析第60-72页
    5.1 理论分析的总体思路第60页
    5.2 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资产评估的本质和目的第60-62页
    5.3 价值类型的博弈分析第62-65页
        5.3.1 价值类型的对比第62-63页
        5.3.2 博弈论与森林资源资产抵押价值类型的选择第63-65页
    5.4 评估目的和抵押价值类型下对其他评估要素的选择第65-70页
        5.4.1 评估目的和价值类型决定的评估原则第65-66页
        5.4.2 评估目的和价值类型决定的评估假设第66-67页
        5.4.3 评估目的和价值类型决定的评估基准日第67-68页
        5.4.4 评估目的和价值类型决定的评估方法的选择第68-70页
    5.5 本章小结第70-72页
6 市场法确定森林资源资产的抵押价值第72-84页
    6.1 市场法在森林资源资产抵押价值评估中的适用性分析第72-73页
    6.2 评估实务中参数的确定方法和存在的现实问题第73-75页
        6.2.1 木材销售收入的确定方法及存在的问题第73页
        6.2.2 木材生产经营成本的确定方法及存在的问题第73-74页
        6.2.3 合理利润率的确定方法及存在的问题第74-75页
    6.3 市场途径计算抵押价值评估参数的选择思路第75页
    6.4 参数的确定方法第75-83页
        6.4.1 木材销售收入的确定方法第76-79页
        6.4.2 木材生产经营成本的确定方法第79-82页
        6.4.3 合理利润率的确定第82-83页
    6.5 本章小结第83-84页
7 收益法确定森林资源资产的抵押价值第84-104页
    7.1 收益法在森林资源资产抵押价值评估中的适用性分析第84-85页
    7.2 收益法中参数的确定方法及存在的现实问题第85-88页
        7.2.1 收入要素的确定方法与存在的问题第85-86页
        7.2.2 成本要素确定方法与存在的问题第86-87页
        7.2.3 折现率的确定方法与存在的问题第87-88页
    7.3 收益途径计算抵押价值评估参数的选择思路第88页
    7.4 评估参数的确定方法—收入和成本第88-89页
    7.5 评估参数的确定方法—折现率第89-102页
        7.5.1 折现率确定的主要方法及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的应用分析第90-93页
        7.5.2 无风险报酬率的确定第93-95页
        7.5.3 风险报酬率的确定第95-102页
    7.6 本章小结第102-104页
8 成本法确定森林资源资产的抵押价值第104-112页
    8.1 成本法在森林资源资产抵押价值评估中的适用性分析第104-105页
    8.2 林业评估中成本法应用的特点第105-106页
        8.2.1 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第105页
        8.2.2 不考虑贬值性因素第105-106页
    8.3 成本法中参数的确定方法与存在的问题第106-107页
        8.3.1 重置成本参数的确定方法第106页
        8.3.2 利率的确定与存在的问题第106-107页
        8.3.3 公式结构问题第107页
    8.4 方法的改进思路第107-108页
    8.5 公式结构的改进和参数确定方法第108-111页
        8.5.1 公式结构的修正第108-109页
        8.5.2 参数的确定方法第109-111页
    8.6 本章小结第111-112页
9 案例应用与分析第112-140页
    9.1 成熟林“抵押价值”评估—市场价倒算法应用案例第112-119页
        9.1.1 案例背景资料第112页
        9.1.2 评估要素第112-113页
        9.1.3 评估过程和参数选择第113-118页
        9.1.4 评估结果分析和对比第118-119页
    9.2 中龄林“抵押价值”评估—收益法应用案例第119-135页
        9.2.1 案例背景资料第119页
        9.2.2 评估要素第119-121页
        9.2.3 评估过程和参数选择第121-135页
        9.2.4 评估结果的分析和对比第135页
    9.3 幼龄林“抵押价值”评估—重置成本法应用案例第135-139页
        9.3.1 案例背景资料第135页
        9.3.2 评估要素第135-136页
        9.3.3 评估过程和参数选择第136-138页
        9.3.4 评估结果分析和对比第138-139页
    9.4 本章小结第139-140页
10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40-142页
    10.1 研究的主要结论第140-141页
    10.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41-142页
参考文献第142-149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49页
参编书目第149页
在读期间参与科研项目第149-151页
作者简介第151-153页
致谢第153-155页

论文共1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套管钻进套管柱损坏机理与应用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人体工效的低温供暖与新风复合系统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