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铜铬合金的性质和应用 | 第11-12页 |
1.2 铜铬合金制备工艺 | 第12-15页 |
1.2.1 铜铬合金传统制备工艺 | 第12-14页 |
1.2.2 铜铬合金制备新工艺 | 第14-15页 |
1.3 基于铝热还原法制备铜铬合金的技术进展 | 第15-18页 |
1.3.1 基于铝热还原-电磁铸造法制备大尺寸铜铬合金 | 第16页 |
1.3.2 基于铝热还原-自耗电弧重熔法制备大尺寸铜铬合金 | 第16-17页 |
1.3.3 基于铝热还原-熔渣精炼法制备大尺寸铜铬合金 | 第17-18页 |
1.4 精炼渣概述 | 第18-19页 |
1.4.1 精炼渣的冶金作用 | 第18页 |
1.4.2 熔渣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18-19页 |
1.5 课题研究背景及内容 | 第19-21页 |
1.5.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9页 |
1.5.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2章 实验原理和方法 | 第21-29页 |
2.1 实验原理 | 第21-22页 |
2.2 实验原料 | 第22页 |
2.3 实验设备 | 第22-23页 |
2.3.1 RTW-10熔体物性测定仪 | 第22-23页 |
2.3.2 铝热还原反应设备 | 第23页 |
2.4 分析检测 | 第23-29页 |
2.4.1 物相分析 | 第24-25页 |
2.4.2 组织分析 | 第25-26页 |
2.4.3 化学分析 | 第26-27页 |
2.4.4 图像分析 | 第27-29页 |
第3章 铝热还原制备铜铬合金熔渣性能研究 | 第29-39页 |
3.1 熔炼渣系设计选型 | 第29-30页 |
3.2 SiO_2对CaO-Al_2O_3-CaF_2渣系性能的影响 | 第30-33页 |
3.2.1 SiO_2对渣系黏度的影响 | 第30-32页 |
3.2.2 SiO_2对渣系密度的影响 | 第32页 |
3.2.3 SiO_2对渣系表面张力的影响 | 第32-33页 |
3.3 MgO对CaO-Al_2O_3-CaF_2渣系性能的影响 | 第33-37页 |
3.3.1 MgO对渣系黏度的影响 | 第33-35页 |
3.3.2 MgO对渣系密度的影响 | 第35-36页 |
3.3.3 MgO对渣系表面张力的影响 | 第36-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4章 铝热还原制备铜铬合金 | 第39-53页 |
4.1 单位反应热效应对合金铬含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4.2 氧化铬配入量对铝热还原过程的影响 | 第41-51页 |
4.2.1 氧化铬配入量对CuCr25合金的影响 | 第41-44页 |
4.2.2 氧化铬配入量对CuCr50合金的影响 | 第44-48页 |
4.2.3 与工业产品的微观比较 | 第48-49页 |
4.2.4 与工业产品的化学成分比较 | 第49-5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5章 二次精炼对铝热还原制备铜铬合金的影响 | 第53-65页 |
5.1 宏观照片分析 | 第53-55页 |
5.2 真空自耗炉精炼后金相显微镜分析 | 第55-56页 |
5.3 熔渣精炼对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56-64页 |
5.3.1 熔渣精炼对CuCr25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56-58页 |
5.3.2 熔渣精炼对CuCr50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58-61页 |
5.3.3 不同加料方式精炼后Cu-Cr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61-6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