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舰集 | 第3-4页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4-16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8-20页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的主要历程及基本经验 | 第20-26页 |
2.1 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概述 | 第20-21页 |
2.1.1 中共制度建设的内涵阐释 | 第20页 |
2.1.2 中共制度建设的思想基础 | 第20-21页 |
2.2 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的主要历程 | 第21-24页 |
2.2.1 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的初步探索阶段(1921——1949) | 第21-22页 |
2.2.2 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的曲折发展阶段(1949——1978) | 第22-23页 |
2.2.3 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的改革创新阶段(1978——至今) | 第23-24页 |
2.3 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 | 第24-26页 |
2.3.1 坚持继承传统和与时俱进相统一 | 第24页 |
2.3.2 坚持党的制度制定与落实相统一 | 第24-25页 |
2.3.3 坚持制度治党与依法治国相统一 | 第25-26页 |
第三章 苏共垮台的演化过程与主要原因 | 第26-37页 |
3.1 苏共垮台的演化过程 | 第26-34页 |
3.1.1 斯大林阶段苏共实行的体制机制的考察 | 第26-28页 |
3.1.2 赫鲁晓夫阶段苏共实行的体制机制的考察 | 第28-30页 |
3.1.3 勃列日涅夫阶段苏共实行的体制机制的考察 | 第30-32页 |
3.1.4 戈尔巴乔夫阶段苏共实行的体制机制的考察 | 第32-34页 |
3.2 苏共垮台的主要原因 | 第34-37页 |
3.2.1 苏共思想建设体制缺失影响了人们的思想信仰 | 第34-35页 |
3.2.2 苏共党内的高度集权体制阻滞了其生机与活力 | 第35页 |
3.2.3 苏共党内作风建设体制的缺位恶化了党群关系 | 第35-36页 |
3.2.4 苏共党内监督机制的缺乏助长了腐败现象发生 | 第36-37页 |
第四章 苏共垮台对中共制度建设的启示 | 第37-46页 |
4.1 坚持党的思想建设与制度建设协调推进 | 第37-39页 |
4.1.1 加强党内学习制度巩固马克思主义地位 | 第37-38页 |
4.1.2 提高党员思想觉悟促进党内制度的落实 | 第38-39页 |
4.2 坚持和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加强党内团结 | 第39-42页 |
4.2.1 坚持健全民主集中制用好党的独特制度优势 | 第39-40页 |
4.2.2 坚持落实党的纪律约束机制反对分散主义 | 第40-42页 |
4.3 坚持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建设发挥党的政治优势 | 第42-44页 |
4.3.1 坚持完善党群联系机制贯彻党的根本宗旨 | 第42-43页 |
4.3.2 健全群众利益保障机制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 第43-44页 |
4.4 坚持党内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 | 第44-46页 |
4.4.1 强化党内监督机制预防党内腐败发生 | 第44-45页 |
4.4.2 坚持完善惩治制度查处贪腐渎职行为 | 第45-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50页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第50-51页 |
附件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