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法中的恐吓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导论 | 第10-14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二、研究的价值以及意义 | 第10-11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12-13页 |
六、主要创新和不足 | 第13-14页 |
第一章 国内外刑法对恐吓的规制及认定 | 第14-25页 |
第一节 国外刑法对恐吓的规制及认定 | 第14-20页 |
一、大陆法系刑法对恐吓的规制及认定 | 第14-16页 |
二、英美法系刑法对恐吓的规制及认定 | 第16-20页 |
第二节 我国刑法对恐吓的规制及认定 | 第20-23页 |
一、由条文直接规定的恐吓 | 第20页 |
二、以威胁、胁迫形式规制的恐吓 | 第20-22页 |
三、以其他形式规制的恐吓 | 第22-23页 |
第三节 中外刑法对恐吓规制及认定的比较 | 第23-25页 |
一、各国刑法对恐吓规制及认定的共性 | 第23页 |
二、各国刑法对恐吓规制及认定的差异 | 第23-25页 |
第二章 恐吓的认定 | 第25-38页 |
第一节 恐吓含义的界定 | 第25-28页 |
一、恐吓含义的争议 | 第25-26页 |
二、恐吓的含义 | 第26-27页 |
三、恐吓的特征 | 第27-28页 |
第二节 恐吓的认定 | 第28-33页 |
一、恐吓主观方面的认定 | 第28-29页 |
二、恐吓客观方面的认定 | 第29-33页 |
第三节 恐吓与相关行为辨析 | 第33-35页 |
一、恐吓与暴力 | 第33-34页 |
二、恐吓与欺诈 | 第34-35页 |
第四节 恐吓的分类 | 第35-38页 |
一、单纯型恐吓 | 第35-36页 |
二、后续侵害型恐吓 | 第36页 |
三、强迫型恐吓 | 第36页 |
四、妨害型恐吓 | 第36-38页 |
第三章 典型的恐吓罪名——寻衅滋事罪 | 第38-46页 |
第一节 恐吓类寻衅滋事行为的概述 | 第38-40页 |
一、恐吓类寻衅滋事行为的立法演进 | 第38-39页 |
二、寻衅滋事罪中恐吓行为的特性 | 第39-40页 |
第二节 恐吓类寻衅滋事罪的认定 | 第40-44页 |
一、恐吓类寻衅滋事犯罪目的认定 | 第40-42页 |
二、恐吓类寻衅滋事场所的认定 | 第42-43页 |
三、恐吓类寻衅滋事情节的认定 | 第43-44页 |
第三节 与其他恐吓型犯罪的区别 | 第44-46页 |
一、与恐吓型取财犯罪的区别 | 第44-45页 |
二、与恐吓型人身侵害犯罪的区别 | 第45-46页 |
第四章 恐吓对定罪量刑的影响 | 第46-52页 |
第一节 恐吓对定罪影响 | 第46-48页 |
一、恐吓对罪与非罪的影响 | 第46-47页 |
二、恐吓对此罪与彼罪的影响 | 第47页 |
三、恐吓对罪数的影响 | 第47-48页 |
第二节 恐吓对量刑的影响 | 第48-52页 |
一、恐吓影响量刑的法律依据 | 第48-49页 |
二、恐吓影响量刑的事实依据 | 第49-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
后记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