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环境下基于信任的访问控制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课题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5-16页 |
第2章 现有访问控制策略分析 | 第16-25页 |
2.1 访问控制基本概念 | 第16-17页 |
2.2 自主访问控制 | 第17-18页 |
2.3 强制访问控制 | 第18-19页 |
2.4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 第19-23页 |
2.4.1 核心RBAC | 第20-21页 |
2.4.2 层次RBAC | 第21-22页 |
2.4.3 静态职责分离关系 | 第22页 |
2.4.4 动态职责分离关系 | 第22-23页 |
2.5 新型访问控制模型 | 第2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3章 信任的表示与评估 | 第25-36页 |
3.1 信任的解释和属性 | 第25-28页 |
3.1.1 信任的解释 | 第25页 |
3.1.2 信任的属性 | 第25-28页 |
3.2 信任评估 | 第28-29页 |
3.2.1 信任管理 | 第28页 |
3.2.2 信任的主观性和客观性 | 第28-29页 |
3.3 基于模糊子集的主观信任评估模型 | 第29-34页 |
3.3.1 模糊集合 | 第29-30页 |
3.3.2 信任的模糊综合评判 | 第30-31页 |
3.3.3 隶属函数 | 第31-32页 |
3.3.4 模糊算子 | 第32页 |
3.3.5 权重的计算 | 第32-34页 |
3.3.6 计算信任等级 | 第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4章 基于信任的访问控制模型 | 第36-46页 |
4.1 基于模糊子集的主观信任评估模型 | 第36-42页 |
4.1.1 计算权重算法 | 第36-37页 |
4.1.2 隶属函数参数 | 第37-38页 |
4.1.3 直接信任 | 第38-40页 |
4.1.4 间接信任 | 第40-42页 |
4.2 基于信任等级的访问控制模型 | 第42-45页 |
4.2.1 信任等级与角色 | 第42-43页 |
4.2.2 角色与权限 | 第43-44页 |
4.2.3 权限资源访问控制 | 第44-4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 第46-55页 |
5.1 系统总体功能框架 | 第46-47页 |
5.1.1 实验平台简介 | 第46页 |
5.1.2 系统总体功能框架 | 第46-47页 |
5.2 信任评判 | 第47-50页 |
5.2.1 层次分析确定权重 | 第47-49页 |
5.2.2 信任评判 | 第49-50页 |
5.3 访问控制 | 第50-54页 |
5.3.1 角色分配 | 第50-51页 |
5.3.2 权限分配 | 第51-52页 |
5.3.3 资源权限 | 第52-53页 |
5.3.4 访问控制 | 第53-5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作者简介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