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项目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本文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4 主要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10-11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1-12页 |
2 相关技术与理论 | 第12-18页 |
2.1 软件复用和构件技术 | 第12-14页 |
2.1.1 软件复用概述 | 第12页 |
2.1.2 软件复用级别 | 第12-13页 |
2.1.3 基于面向对象的软件复用技术 | 第13-14页 |
2.2 软件设计模式理论 | 第14-16页 |
2.2.1 软件设计模式概述 | 第14-15页 |
2.2.2 工厂设计模式介绍 | 第15-1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6-18页 |
3 ZGZHLPJ集成原形系统整体概括 | 第18-26页 |
3.1 ZGZHLPJ集成原型系统项目介绍 | 第18-22页 |
3.1.1 ZGZHLPJ集成原型系统项目介绍 | 第18-19页 |
3.1.2 系项目组成结构 | 第19-20页 |
3.1.3 项目功能结构 | 第20-21页 |
3.1.4 内外部接口关系 | 第21-22页 |
3.2 项目总体设计 | 第22-24页 |
3.2.1 民用在轨自主卫星综合质量评价原型系统总体设计与开发 | 第22-23页 |
3.2.2 拟解决的技术难点 | 第23-2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4 多形态模块集成接口技术 | 第26-44页 |
4.1 多形态模块集成接口技术介绍 | 第26-27页 |
4.2 技术原理 | 第27-31页 |
4.2.1 可执行程序(.exe)模块 | 第28-29页 |
4.2.2 动态链接库(.DLL)模块或组件 | 第29页 |
4.2.3 其他软件的库使用模块 | 第29-30页 |
4.2.4 跨平台无缝集成模块实现 | 第30-31页 |
4.3 程序接口规范 | 第31-42页 |
4.3.1 接口编写规范说明 | 第31-33页 |
4.3.2 系统级评价程序 | 第33-36页 |
4.3.3 模块级评价程序 | 第36-41页 |
4.3.4 测试规范 | 第41-4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5 多形态模块集成接口技术实现及分析 | 第44-54页 |
5.1 开发环境和运行环境介绍 | 第44-45页 |
5.1.1 运行环境介绍 | 第44-45页 |
5.1.2 开发环境介绍 | 第45页 |
5.2 多形态质量评价集成接口实现 | 第45-49页 |
5.2.1 ZGZHLPJ集成原型系统运行流程 | 第45-46页 |
5.2.2 多形态质量评价集成接口实现方式 | 第46-48页 |
5.2.3 数据输入输出 | 第48-49页 |
5.3 运行测试 | 第49-53页 |
5.4 应用效果分析 | 第5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6 总结和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加项目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