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预约
论预约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导言 | 第9-16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9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9-15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5页 |
五、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5-16页 |
第一章 预约概述 | 第16-21页 |
第一节 预约概念之界定 | 第16-17页 |
第二节 预约之功能 | 第17-18页 |
一、确保成立本约 | 第17页 |
二、预约具有担保之功能 | 第17页 |
三、固定交易机会 | 第17-18页 |
四、回避本约内容的严格性要求 | 第18页 |
第三节 预约的特征 | 第18-20页 |
一、预约具有独立性 | 第19页 |
二、预约是一种债权契约 | 第19页 |
三、预约是一种诺成契约(不要物契约) | 第19-20页 |
四、预约具备期限性 | 第20页 |
五、预约合同之标的为订立本约 | 第20页 |
第四节 预约之要式要求与否 | 第20-21页 |
第二章 预约合同之内容确定性 | 第21-28页 |
第一节 不同的观点学说 | 第21-23页 |
第二节 对各学说的整理与分析 | 第23-28页 |
第三章 预约与其他制度的区分 | 第28-33页 |
第一节 预约与本约 | 第28-30页 |
第二节 预约与意向书的区别 | 第30-31页 |
第三节 预约与附条件、附期限合同 | 第31-33页 |
第四章 预约之法律效力 | 第33-36页 |
第一节 预约效力的各种学说 | 第33-34页 |
一、必须磋商说 | 第33页 |
二、应当缔约说 | 第33页 |
三、内容决定说 | 第33-34页 |
四、视为本约说 | 第34页 |
第二节 对各说的比较分析 | 第34-36页 |
第五章 预约的违约救济 | 第36-43页 |
第一节 预约的违约责任 | 第36-42页 |
一、关于可否强制缔约问题 | 第36-40页 |
二、损害赔偿范围 | 第40-42页 |
第二节 解除合同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