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1.3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0-11页 |
1.3.1 可能的创新 | 第10-11页 |
1.3.2 研究不足 | 第11页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1-13页 |
1.4.1 研究的技术线路 | 第11-12页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4.3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2.1 FDI溢出效应的定义 | 第13-14页 |
2.2 市场发展程度对FDI溢出效应的影响 | 第14-16页 |
2.3 FDI溢出效应方面 | 第16-17页 |
2.4 FDI对经济增长方面 | 第17-19页 |
2.5 FDI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方面 | 第19-21页 |
第3章 一个三部门内生增长模型的研究 | 第21-27页 |
3.1 模型的基本假设 | 第21-23页 |
3.2 模型的系统均衡解 | 第23-27页 |
3.2.1 消费者最优化问题 | 第23-24页 |
3.2.2 中间部门最优化问题 | 第24页 |
3.2.3 研发部门最优化问题 | 第24-25页 |
3.2.4 系统均衡增长率的求解 | 第25-26页 |
3.2.5 模型比较静态分析 | 第26-27页 |
第4章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 第27-46页 |
4.1 基本模型和指标设计 | 第27-28页 |
4.2 面板协整方法简介 | 第28-29页 |
4.3 面板单位根检验 | 第29-31页 |
4.4 面板协整检验 | 第31-32页 |
4.5 模型的完全修正最小二乘法估计(FMOLS) | 第32-43页 |
4.5.1 商品市场,FDI溢出效应估计结果 | 第33-35页 |
4.5.2 贸易市场,FDI溢出效应估计结果 | 第35-37页 |
4.5.3 劳动力市场,FDI溢出效应估计结果 | 第37-39页 |
4.5.4 金融市场,FDI溢出效应估计结果 | 第39-40页 |
4.5.5 对以上分析的小结 | 第40-43页 |
4.6 面板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第43-44页 |
4.7 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IRF)分析 | 第44-46页 |
第5章 政策及结论 | 第46-51页 |
5.1 结论 | 第46-47页 |
5.2 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 | 第47-51页 |
5.2.1 增强企业技术吸收能力 | 第47-48页 |
5.2.2 加大投入人力资本、创造人员流动条件 | 第48-49页 |
5.2.3 通过正确的吸引外资的方式确保其技术的先进性 | 第49页 |
5.2.4 加快市场化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竞争环境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