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前湖电排站中现代化城市水利理念应用的探讨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 ·概述 | 第8页 |
| ·水利的基本概念 | 第8-10页 |
| ·水的功能 | 第8-9页 |
| ·水利的概念 | 第9-10页 |
| ·本文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 第10-12页 |
| 第2章 水利的发展、管理与挑战 | 第12-22页 |
| ·水利与人类发展的关系 | 第12-13页 |
| ·我国水利的发展过程与成就 | 第13-15页 |
| ·水利工程管理的意义 | 第15-16页 |
| ·水利工程管理的任务和内容 | 第16-18页 |
| ·水利工程管理的任务 | 第16-17页 |
| ·水利工程管理的内容 | 第17-18页 |
| ·我国水利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18-22页 |
| ·破解四大水问题急需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 第19-20页 |
| ·水利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 第20-22页 |
| 第3章 现代化城市水利的前沿理论 | 第22-29页 |
| ·现代化城市水利的指导思想 | 第22页 |
| ·现代化城市水利应遵循的原则 | 第22-23页 |
|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第22页 |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则 | 第22页 |
| ·人水和谐原则 | 第22-23页 |
| ·长期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的原则 | 第23页 |
| ·开拓创新的原则 | 第23页 |
| ·自主研究开发与国际交流合作相结合的原则 | 第23页 |
| ·现代化城市水利的主要任务 | 第23-25页 |
| ·制定水利科技发展规划 | 第23页 |
| ·坚持体制和机制创新 | 第23-24页 |
| ·为缓解中国主要水问题构建技术支撑 | 第24页 |
| ·加强科技推广工作 | 第24页 |
| ·加强基础研究和宏观战略问题研究 | 第24页 |
| ·加快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 | 第24-25页 |
| ·现代化城市水利的重点领域 | 第25-29页 |
| ·水资源合理开发与优化配置 | 第25页 |
| ·节约社会建设与保护水资源 | 第25-26页 |
| ·江河治理与防洪减灾 | 第26-27页 |
| ·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 | 第27-28页 |
| ·水利信息化建设 | 第28-29页 |
| 第4章 前湖电排站的设计理念 | 第29-39页 |
| ·设计的指导思想 | 第29-30页 |
| ·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 | 第30页 |
| ·设计基本资料 | 第30-31页 |
| ·自然条件 | 第30-31页 |
| ·水位 | 第31页 |
| ·主要建筑物设计 | 第31-39页 |
| ·水工建筑物设计 | 第31-32页 |
| ·建筑及场区布置 | 第32页 |
| ·机电及金属结构 | 第32-37页 |
| ·通风及消防 | 第37-38页 |
| ·施工 | 第38-39页 |
| 第5章 前湖电排站的建设过程 | 第39-50页 |
| ·前湖电排站的基本情况 | 第39-40页 |
| ·前湖电排站的实施过程 | 第40-48页 |
| ·建设背景 | 第40-41页 |
| ·设计标准及主要经济指标 | 第41-42页 |
| ·项目划分及主要建设内容 | 第42-45页 |
| ·主要项目开、完工时间 | 第45-47页 |
| ·设计变更 | 第47页 |
| ·工程度汛 | 第47-48页 |
| ·工程验收 | 第48页 |
| ·试机运行 | 第48页 |
| ·工程初期运用及效益 | 第48-50页 |
| ·工程初期运行情况 | 第48-49页 |
| ·工程运行效益 | 第49-50页 |
| 第6章 总结 | 第50-53页 |
| ·新型设备选用是城市水利的重要环节 | 第50-51页 |
| ·现代化管理手段是城市水利的保障 | 第51-52页 |
| ·绿化环境营造是城市水利的亮点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 附录A 前湖电排站总平面布置图 | 第56-57页 |
| 附录B 前湖电排站纵剖面图 | 第57-58页 |
| 附录C 前湖电排站主泵图 | 第58-59页 |
| 附录D 前湖电排站绿化平面图 | 第59-60页 |
| 附录E 前湖电排站照片 | 第60-62页 |